黑潮像千層糕 台大團隊觀測成果國際矚目
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長詹森的研究團隊,利用科技部補助購買的水下滑翔機(Seaglider),首次測繪出如千層糕狀的黑潮水文斷面。詹森指出,此研究結果使台灣受邀加入全球海洋觀測網(BOON)負責黑潮永續觀測;而Seaglider也有助於強化颱風預測、提供即時水文觀測,對軍事作戰具有極大價值。
詹森的團隊於2015年項科技部申請「黑潮流量及變異觀測計畫」,並於2016年獲科技部補助購買台灣第一部水下自主觀測載具Seaglider。歷經87天,在東部海域黑潮區進行三角形側線量測,沿途記錄水文、溶氧、螢光、光背散射等參數,共完成434次下潛跟上升、航程2,095公里。結果發現黑潮是「搖擺不定、時胖時瘦、忽近忽遠」,顛覆過去50年來對黑潮的認識。
「CP值很高」,詹森笑說。Seaglider價格高達新台幣650萬元,但同樣觀測87天,研究船海研一號的船費就得花3,480萬元;海研一號僅能以人工方式在8至10個定點施放測量儀器,而Seaglider只需要一台電腦就能操作,在同樣的水平範圍內,Seaglider可掃描100多次,使解析度更為精細,就像「HD電視跟一般電視的差別」。
詹森指出,黑潮區兩個溫、鹽度互異的水團相遇時,不是立即混合成新水團,而是從水團介面上的擾動,藉著複雜的「雙擴散」過程,在深度500至800公尺間,發展成兩股水團上下交錯層疊的水文結構,每層水平長度從10到100公里不等,層與層的厚度約50公尺,形成宛如千層糕狀的水文結構。
科技部次長謝達斌表示,雖然這種次中尺度的水團層疊現象其他海域中低流速的水團交匯處常被觀測到,但在強勁的西方邊界流區觀測到此種現象的研究非常稀少,更促成台大海洋所研究團隊獲邀加入「國際合作全球海洋邊界流觀測網」(BOON),負責台灣東邊的黑潮永續觀測;而詹森也受邀擔任BOON任務指導團隊的成員。
詹森表示,許多人不了解為什麼要觀測黑潮水文,主因是黑潮對沿途水文、生態、氣候有很大影響,透過海氣交互作用,甚至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颱風演化都有相關,而且這次研究成果,對於降低氣候變遷系集模擬結果的歧異度相當有幫助,對水下作戰時的資訊蒐集也具有極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