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菱農共同參與  水雉復育20年數量破千

水雉穿梭於菱角田間,因優雅姿態、繁殖期的亮麗羽色,被喻為菱角田中的「凌波仙子」。(林務局提供)
水雉穿梭於菱角田間,因優雅姿態、繁殖期的亮麗羽色,被喻為菱角田中的「凌波仙子」。(林務局提供)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台南官田被譽為菱角的故鄉,來到菱角田能夠看到水雉穿梭其間,其優雅姿態,繁殖期的亮麗羽色,因而被喻為菱角田中的「凌波仙子」。但19年前水雉其實曾經瀕臨滅絕,族群數量不到50隻,經過民間團體、政府的努力,直到2019年夏季全台水雉繁殖族群再創新高,成鳥數量高達1,024隻,台南市官田區就佔了七成七。

在紀錄片《雉在菱里》中,也詳細記錄水雉從瀕臨滅絕到數量超過千隻的復育過程。導演邱彩綢分享,剛開始在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長期蹲點,針對人文、生態的紀錄,但初期對水雉不認識,卻受園區內的人文感動,最後選擇針對人文這塊做紀錄,拍攝11個月後卻發現,拍不出這群人的核心理念,因而轉身投入對水雉的生殖、生態行為觀察。

台灣在20年前沒有任何水雉資料,邱彩綢感性地說,「水雉是我的老師」,透過一天12小時觀察水雉生態,認識到水雉具有一妻多夫的特性,特性的由來是因為水雉的族群數量較少,因而出現的繁衍後代機制;另外,水雉的叫聲非常不同,「我學習聽懂他們在講話的聲音」,在影像紀錄的同時,會進一步比對水雉叫聲,從叫聲中判斷水雉的行為活動。

水雉曾面臨2次生態挑戰

1990年台灣高鐵規劃路線通過台南市官田區葫蘆埤,預期將對水雉棲息地造成影響,經協商,後由市政府向台糖承租15公頃土地作為「水雉復育區」,化解水雉主要族群的棲息地危機。而為了強化溼地生態教育,水雉復育區也在2007年正式改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台南野鳥學會理事長潘致遠表示,原先的復育區專注於水雉復育工作,但伴隨著園區內水雉數量飽和、無法容納更多水雉,因而做出此改變。

保護水雉的棲地不受破壞之後,讓水雉族群數量在2005年達到200隻,但接下來的毒鳥事件,成為水雉保育的新挑戰。邱彩綢感性地說到,2009年冬季的某一天,在園區外的一塊田裡,發現了50幾隻水雉屍體。為找出水雉死亡原因,將鳥屍送到屏科大解剖,最後從尚未消化的稻穀得出結論,確定稻穀裡含有毒藥,進而發現與菱農的直播耕種方式有關。

鼓勵農民共同參與 提升保育成效

回顧19年水雉的復育過程,最讓人感動的故事。邱彩綢談到,約在2000年左右,動保團體帶領前台南縣長陳唐山到葫蘆埤視察,陳唐山當時發現農民與水雉之間是如此貼近,因而推動菱農獎勵辦法鼓勵菱農,只要水雉到菱角田繁殖,經相關人員實地普查確認後,菱農就能獲得補助,每隻水雉獎勵5千元,農民最多能夠補助4萬元。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邱彩綢說,當時2萬塊對一個農民來說是相當大的鼓勵,農民為了領豐厚補助金去保護水雉,而隨著領獎勵金人數增加,金額開始逐漸調降,現在補助金額約在4隻3千元,但這些農民還是很樂意做水雉保育,因為保護水雉已經成為農民的生活日常。◇

農民與水稚和平共處 加深對土地的情感

農民是如何在生活中保育水雉,邱彩綢分享,有些農民真的很可愛,在一整區的菱角田裡,水雉在其中一區築巢生活,農民就會自行劃定「限制採收區域」,說是不會採收這個範圍的菱角,提供水雉不受打擾的繁殖區域。

農民林丙火分享,剛開始獎勵措施發布後,會以如何透過這種方式賺錢來思考,學習並找出相對應的方法管理菱田,至今已有近七年時間都沒使用農藥耕作,雖然噴藥最多一年能收成六次,而友善耕作只有三次收成,收成次數相差一倍。

林丙火表示,但在耕作的過程中,藉由與水稚的相處,發現水雉的生態行為,像是,當人類接近水稚的巢時,牠就會拍拍翅膀,彷彿希望你來傷害牠,藉由這樣的方式轉移注意力,以免對巢造成威脅,所採取的「擬傷行為」。林丙火說,因為對土地的感情增加,也就回不去噴農藥的時代。

邱彩綢認為,鼓勵農民一起參與保育水雉是很好的方式,因為相比水雉保育園區內的15公頃土地,外面的三百多公頃土地的範圍更廣,水雉能夠獲得的保護也更大,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水雉生態維護,將會是保育史上很重要的里程碑。◇

延伸閱讀
水中落花生--菱角
2017年08月07日 | 7年前
美味菱角 抑制癌症、抗疲勞
2017年08月07日 | 7年前
菱殼碳化變黃金 官田菱角體驗趣
2016年10月21日 | 8年前
蓮池潭採紅菱 季節限定下田樂
2015年10月20日 | 9年前
復育有成 水雉現蹤援中港溼地
2015年07月30日 | 9年前
從菱開始 官田採菱趣
2013年12月20日 | 11年前
高鐵未影響水雉 環評停止生態監測
2012年01月12日 | 1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