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落幕 分析:美強硬立場不變
上週六(6月29日),川習會落幕,雙方同意不另外加關稅以及談判回到正軌。根據川普在記者會上的說明,美方雖然再次同意暫時休戰,但並未放鬆其在美中談判的立場。中共在這次川習會,恐怕是雖然面子有所保留,但實質上輸了裡子。
當天下午3時40分左右,美國總統川普召開記者會,對於川習會進行了更詳細的說明,包括美中貿易談判、華為、中國留學生等問題。
美中重啟談判基點符合美方立場
川習會後,川普在與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會晤時表示,美中談判「回到正軌」。隨後在記者會上,他表示,美方將與中方從談判破局前尚未完成的議題繼續談判,看看是否能達成協議。
由川普的這些發言推測,雙方重啟談判的前提是按照美方要求,即從5月初談崩前達成的95%協議內容為起點。這意味著中方先前要求撤回已商定的大部分承諾,美方並未接受。
5月初美中談判破局後,北京要求美方應取消所有懲罰性關稅。根據川普在記者會上的說明,雙方達成的共識,除了重啟談判外,還包括美方暫時不對中國商品加徵新關稅。這表示,中方並未說服美方取消關稅,只是暫時化解了再被加關稅的危機。
川普特別強調,「至少目前」不會對中國商品加徵額外關稅,他也不急於達成協議,但是如果後續的談判沒有達成好的協議,他可以「隨時加關稅」。
本次G20峰會,與會領袖關切美中貿易關係,澳洲、日本都擔憂貿易戰持續惡化。川普同意暫時不加徵關稅,推測原因之一是從善如流,回應重要盟友的關切。
川普成功地促使中方從5月初談崩前的基點繼續談判,同時保有如果談判未盡滿意,美國隨時加關稅的彈性。此外,本次川習會並未設定暫時停火的期限,對川普來說,這亦是有利的結果。意味著他沒有任何時間壓力,掌握加關稅的主動權,中方若在未來的談判過程中,再次上演反悔戲碼,美方隨時可以加關稅。
中國允許美國提採購清單
「中方將與我們協商,中國將會購買大量的食品和農產品。他們將會很快開始行動,幾乎是立即的。」川普說,美方會向中方「提供希望採購的項目清單」。
由此看來,北京在川習會上,不僅未能促使美方不再要求中方增加採購美國商品,反而同意大量購買美國食品及農產品,並且還容許美方提出採購項目清單。
據美國農業部(USDA)28日公布的訊息,中方進口商訂購54.4萬噸美國大豆,將在8月31日到期的2018/2019年度內交割。這次購買是自3月下旬以來,美國對中的最大一筆大豆交易。
在記者會上,川普再次說明美中貿易的巨大逆差,「我們不能再這樣流失資金,必須達成一個公平的交易。」他說,習近平也同意這點。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24日與中共副總理劉鶴通話時表示,過去中方在貿易、投資和監管方面所採取相當多的不公貿易措施,導致美中貿易衝突,因此在這次談判上,北京必須提出比美方更多的讓步。
川普還說,習近平在川習會上說:「沒有人這樣對我們。」對此,川普表示,他也可以選擇不處理長期以來的美中貿易問題,但是他想要把握時機完成其他人沒有做的事,他想要和北京談判,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川普說,他相信會與中方達成正確的、好的協議,但是他並不急於達成交易,因為他知道這個談判相當複雜。
中共沒替華為爭到更好條件
川普說,他與習近平討論了華為問題,他沒有答應取消華為禁令,但同意美國公司可向華為出售不涉及國安的產品,因為國安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必須把它(華為)留在(談判的)非常最後階段解決。」
對於華為來說,中共領導人並未為其爭取到比現狀更佳的條件。川習會前,部分美國科技公司在研究了商務部的禁令後,已陸續恢復對華為出售不違反禁令的商品。
川普說,他的政府不久將就華為問題開會。該會議結論不見得對華為更有利,因為不排除將目前仍對華為出貨的商品,列入禁止項目中。
美國不會差別對待中國留學生
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告訴習近平,美國政府不會差別對待中國留學生。「我們想要中國學生來美國」,川普說,美國有優秀的學校和大學,希望優秀人才在大學畢業後能夠留下來。
川普強調,中國留學生和其他國家留學生一樣,必須遵守美國的規定,以及移民官仍將按照美國規定審批簽證。◇
美中聲明八大差異
美方 | 議題 | 中方 |
暫時不加徵新關稅,但隨時可再加。 | 關稅 | 美方「不再」加徵新關稅。 |
不能再貿易失衡,須達成公平交易。 | 平等談判 | 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磋商。 |
中國將「立即購買大量」食品和農產品,美方會向其提供「採購清單」。 | 購買美國商品 | 川普希望中方增加進口美國商品。 |
沒說明。 | 美中公司待遇 | 中方希望中企受到公平待遇,川普說希望對美中企業提供公平待遇。 |
最後階段再處理,不會取消禁令,同意對華為出售無國安風險產品。 | 華為問題 | 希望美方取消禁令。 |
沒討論 | 孟晚舟引渡案 | 未提 |
未提 | 北韓核武問題 | 中方願扮演建設性角色,美方重視中方在這方面的角色。 |
未提 | 川普同意繼續一中政策。 |
資料來源:新聞整理 記者陳凱特/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