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 專家熱議三種結果
在本週日本G20峰會和川習會即將登場的前夕,貿易談判是否重啟?美國是否宣布加徵額外的3千億美元中國產品關稅?以及稅率是多少?科技戰會如何演變?金融市場將如何回應川習會的結果?成了本週重中之重的國際金融事件。
前美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紐約ISI大陸研究部門主管斯塔茲海姆(Donald Straszheim)預測,川習會的結果可能有三個主要的情境,第一個情境是美國沒有立即課徵額外的3千億美元關稅,但未來隨時可能課徵或完全不課徵,且貿易談判重啟,發生的機率為45%,這對川普、習近平和金融市場都是次佳解。
斯塔茲海姆認為,在此一情境下,額外關稅的課徵沒有時間表,這會讓市場依舊充滿不確定性,但卻讓川普有最大政策的彈性空間。
第二個情境是美國延後額外關稅的祭出,但關稅課徵有明確的時間限制(如30-90天),且貿易談判重啟,該情境出現的機率達35%。這對習近平和金融市場是最佳解,因為這給二者一段喘息的時間,但卻是川普的最差選項,因為川普的政策彈性最低。
斯塔茲海姆認為,上述兩個情境都會讓中國營收曝險比例高、近期受到美中貿易紛擾而股價表現較差的跨國企業(如卡特比勒等)和半導體企業受惠。
第三個情境是美中雙方皆不提額外關稅的事情,這暗示美國隨時課徵額外關稅,該情境發生的機率是20%。這個情況對習近平和金融市場都是最不利的發展,中國經濟必將受到重大的衝擊。
「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同樣預期在大阪舉行的川習會後將有三個情境,第一個情境可能出現休戰的協議,好讓貿易紛爭可在今年底前協商解決。屆時,美國將希望中國買進更多的美國商品,同時希望中方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也希望人民幣維持穩定透明。
在科技戰方面,美國將要求中方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停止要求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技轉,同時中方也要取締企業網絡間諜和竊盜的行為。作為回報,美國可能同意在2020年底前,讓中國科技競爭者可使用美國的關鍵零件。
第二個情境是休戰後未能重啟協商,未來12個月出現全面的貿易戰、科技戰和冷戰。屆時,美國針對額外的3千億美元中國產品會先課徵10%關稅,然後逐漸提高到25%。美國關鍵零件出口的限制令,也將由華為擴展到更多的中國科技公司。
與此同時,中方將採取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同時採取關稅以外的報復手段,如驅逐美商等。華為屆時只能在中國市場生存,全球其他市場的發展將立刻跛腳。
該情境下,東海、南海、台灣、北韓、新疆、伊朗或香港等地緣政治風險將攀高。
第三個情境是美中雙方在貿易和科技戰上雖沒達成協議,但衝突沒有進一步升高。美方將針對額外的3千億美元中國產品課徵10%關稅,但會給予中國科技業關鍵零件出口的短暫喘息空間。屆時協商仍舊持續,美方最終會阻擋華為參與全球的5G標案。
魯比尼認為,第三個情境最可能發生,因為中共正覬覦拖到2020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看能否出現軟弱的新總統。因此G20的川習會後若有任何的美中協商,也不太可能有實質的進展。在這種情境下,聯準會可能在第三季開始降息,其後最多可降低1.5%的基本利率,以提振企業投資信心和經濟成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