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假新聞?專家提多項建議
假訊息滿天飛,民眾該如何自保?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鄭宇君提出注意事項,希望有助閱聽眾分辨真偽資訊。
日前關西機場謠言造成駐日外交官輕生,引起國人對假新聞的重視,紛紛要求媒體要善盡自律與查證職責;此外,民眾也經常收到通訊軟體群組裡,傳來「長輩圖」或不知來源轉發虛假資訊,成為假資訊溫床。關於民眾如何防範假新聞傳播?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鄭宇君,整理不實資訊處理原則:
第一、「對標題保持懷疑」,如有比較聳動或帶驚嘆號的標題,其實就常常可能都是不實資訊,例如出自內容農場或大陸奇怪網站的製造新聞,另外,是留意訊息裡面的超連結,有些假網會仿冒或假冒其他知名網站連結,例如刻意以相似網址,如CNN變成CNM或假字冒充,民眾錯以為是真實網站。
第三個,必須確認這則新聞來源是不是出自有公信力的新聞網站,可以看一下網站上的說明,「該組織網頁,關於我們、如果上面都沒有標示公司地址、電話,或沒有任何發行人資訊,可能也有問題」。另外,就是要注意網頁是否出現不尋常格式,例如:有些網站常出現錯字或奇怪的排版,也可能有問題。
至於照片也必須留心造假可能,鄭宇君表示,有的用真實照片,但刻意放在不同脈絡或斷章取義,因此,民眾如對該片新聞有疑慮,可以把照片放到Google圖片搜尋看看有無類似圖片,確認有無被改造,由於不實資訊會「真假混摻」引用舊文或時間序列很奇怪,因此,可以檢查這則新聞發生日期。
還有,針對報導裡引用的專家學者,可查證確認是不是真有其人,並進一步搜尋網路上是否有其他來源也刊出同樣報導,鄭宇君說,「如果只有一家媒體報導,別的媒體都沒有跟進的話,常常也是有問題的。」
最後,鄭宇君表示,不實報導與反諷常常是一線之隔,要確認是不是KUSO文,並在閱讀時保有批判思考,「如果不是很確定真偽,盡可能不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