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食光 來自台南的孩子

想念那個時代、那個味道、那種感覺,永遠會記得把他永遠放在心中記在腦海裡。(123RF)
想念那個時代、那個味道、那種感覺,永遠會記得把他永遠放在心中記在腦海裡。(123RF)

文/王綉惠(中興大學文創學系)

記憶中的台南,是非常純樸的鄉下地方,隨時可以聞到新鮮牛糞與稻草焚燒的味道,是個可以肆意地到處奔跑,因為沒大車、小車,也不用怕會被撞上,只需擔心會踩到新鮮牛糞。

鄉下的清晨,彷彿聽得到空氣中的音樂,讓人舒暢的輕音樂,前後環繞包覆。鄉下人起得早,大約早上4、5點就會準備早餐,吃飽好應付接下來田裡的工作。

小時候……

家中與別人家最大不同的地方,是阿公在煮飯。每天一起床,只要聞到為了煮飯、炒菜,那種木材燃燒和些許的煤味,心裡就直覺地知道:那一定是我阿公在煮飯了。

梳洗乾淨後,趕緊跑到廚房,在阿公的身邊,問著:「我們今天吃什麼?阿公你煮什麼?好香喔……」總是一直這樣,每天重複著這樣的情節。而阿公也高興地微笑著,沒回答什麼。或許有,只是我忘了。

而每天吃什麼?仔細一想,能想到的就是簡單的自醃醬菜、房子旁隨意種植的青菜、還有加了很多水的清粥。

或許你會問:「這樣的早餐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我也不清楚有什麼不一樣,但我知道在那樣的年代裡,很多人都沒錢吃早餐,而在我們家可以吃到豐盛的早餐也算是一種奇特的幸福。

稀鬆平常地吃完早餐,待阿公整理清洗碗盤後,跟著阿公到屋後的種植小天地裡。阿公會告訴我,這是什麼植物!那是什麼菜!當時年紀尚小,一知半懂,直點頭。每天就這樣,聽著阿公說,「這菜要怎麼種、怎麼澆水、怎麼施肥……」

說著說著……我也不知不覺在這過程中,渡過了多久,直到幼稚園中班,隨著父母親搬至台南市,而告一段落。

現在……

平常都是外食居多,家中成員上課的上課,上班的上班,平常幾乎都是在外面隨便打發。唯有在假日時間,我的家庭成員才有機會聚在一起用餐。這也讓我這個手藝不精的人,表現一些些廚藝。

通常我多以天然食材為基底,盡量不使用加工過食品來烹調食物。健康的飲食是我從小就被賦予的觀念,食物盡量以健康天然為基準,除非在外面沒辦法吃一些小吃攤還是餐廳。

樸實的一餐

或許與我生長環境有關,成長過程中的生活環境、父母的教育,都希望我們吃天然的飲食,不要吃過多加工類食品,所以在我延續下一代的過程,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我也用相同的方法來告訴我家人,如何帶來健康又天然的飲食方式。

天然的飲食,不要吃過多加工類食品,所以在我延續下一代的過程,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王綉惠提供)天然的飲食,不要吃過多加工類食品,所以在我延續下一代的過程,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王綉惠提供)

而身為台南孩子的我,的確口味會稍微偏甜一些,這也是出了社會後有比較才得到的結論。身處在那個環境裡,我們從無比較什麼口味,是甜的、鹹的……

有了比較好的發展後,我們還是會想念那個時代、那個味道、那種感覺,永遠會記得把他永遠放在心中記在腦海裡。◇

 

延伸閱讀
記憶的氣味令人眷戀
2019年05月09日 | 5年前
飲食文化「筷」樂用餐
2019年05月09日 | 5年前
腹瀉疫情升 注意飲食手部衛生
2019年03月26日 | 5年前
三高女性 規律用藥僅6成
2019年03月18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