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東南亞農廢 工研院技轉台商設廠
台灣生質能源產業前進新南向!22日,工研院與台灣上市生技公司簽署「木質纖維素解聚產醣」技術授權合約,預計今年在馬來西亞建置噸級產醣先導廠,並推動未來萬噸級準商轉廠,估計2022年可創造33.8億元綠色經濟產值。
農業廢棄物也能變黃金,椰子樹、棕櫚樹除果實可利用外,現在連被拋棄的果串、枝條也能變身高價值經濟產品。工研院2013年成功研發「木質纖維素解聚產醣」技術,將木質纖維水解,獲取木糖液,成為製造牙膏、口香糖所需的木糖醇原料;接著二階萃取葡萄糖糖蜜成為發酵原料,可製作酒精、丁醇等化學品與燃料,最後三階段的木質素具有環保低碳性質,能當化妝品、清潔劑、黏著原料。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木質纖維素解聚產醣」技術曾授權國內兩家公司,但台灣主要料源蒐集成本高,大規模運作較困難;本次首度授權台商在馬來西亞與印尼市場運用,馬來西亞是全世界最大長纖油棕產地,透過全宇生技掌握利基原料優勢,將油棕空果串加值,成有經濟價值的糖醇、胺基酸或乙醇燃料,推動台灣循環經濟與新南向政策。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表示,各國政府、企業逐步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相較於台灣,東南亞農作密布,尤其馬來西亞油棕很多,台灣工研院技術加上馬國台商取得當地物料的優勢,將油棕轉化成高值化綠能產品,期待未來能走向規模經濟。此外,該項技術將農廢棄物回收使用,可減少焚燒降低空氣汙染,對人類社會貢獻極大;台灣生技研究實力,加上台商新南向產業布局以及馬國政府支持,建立台、馬雙邊緊密的貿易、技術合作關係,希望本案帶來典範效果。
在馬國從事生化有機複合肥料市場20多年的全宇生技董事長彭士豪表示,全宇提供有機肥給當地油棕業者合作,馬來西亞每年有2,600萬噸、印尼大約有6千萬噸的油棕果串廢棄物,現在有了工研院技術,全宇可進一步協助處理大量農廢,以綠色農業、生物科技與循環經濟,在新南向政策下繼續發展。
馬來西亞執政黨人民公正黨副主席蔡添強表示,台、馬民間互動綿密,馬國有1萬多名學生在台就讀,這群馬生就是未來技術轉移的先鋒,台、馬經商、通婚,串起雙邊經貿商機,本次合作對象全宇生技在馬國深耕20多年,深諳當地投資環境,台、馬間需要更多這類台商,馬國歡迎更多台灣高科技前往投資。
美中貿易戰,台、馬人口規模相似,蔡添強認為,小國要聯合打造東南亞市場,彼此交換技術與分享市場,台灣廠商生存力強,一定會在貿易戰下存活,台灣產品必須跟隨世界需求運轉,台灣產品就是世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