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扶啟動專案 協助六輕受害人爭權益
法律扶助基金會9日表示,六輕受害者眾,散居雲林麥寮、台西等鄉鎮,且難以透過自身力量逐一爭取權益。已成立「六輕空汙受害者法律扶助專案」,讓受害者及其家屬無須審查資力,就可獲得法律扶助,法扶基金會後續亦將於雲林召開說明會。
雲林縣台西鄉許姓鄉民說,六輕來之前,他不菸不酒、作息正常、固定運動,六輕來之後,每天下午就會飄來「豬屎味」,村裡房子3樓以上都布滿灰塵。2011年他還沒50歲,發現得了肺腺癌,現在已是肺腺癌末期,媽媽也得了骨髓瘤癌。還有哥哥肺腺癌、丈人肝癌都已經過世,六輕始終否認這些事情與他們有關,老百姓根本求償無門。
律師詹順貴表示,六輕這類公害案件中,傷害居民的是看不到的空氣,受害的是運作機轉複雜的人體,受害者如何證明自己的損害?指標性公害案件RCA工殤案採用「流行病學因果關係」,但法官遇到公害事件時,大多不理解何謂「流行病學因果關係」,可見法官對於公害案件的認識尚有很多努力空間。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2009年至2012年研究證實,鄰近六輕工業區雲林縣台西鄉、麥寮鄉癌症發生率為雲林其他鄉鎮1.29倍;另一研究分析也顯示,六輕營運後第10年起的癌症發生風險,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大城鄉的2.66倍、竹塘鄉的2.29倍。
詹順貴說,空氣汙染一旦排放,擴散速度極快,行政機關若沒有即時監測,事後追查蒐證相當困難,而台灣《刑法》處罰要件又非常嚴苛,須在造成實際損害時才構成犯罪,受害者很難舉證,業者就容易存有僥倖心態,六輕案件就是例子。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彭保羅表示,他在六輕旁的台西鄉、四湖鄉做調查,根據研究結果,除了癌症等疾病問題,許多家庭還面臨嚴重經濟損害,特別是養牡蠣、蛤蜊的農(漁)民。加害公司有時會針對汙染導致的農損做補償,盡管已經有充足證據,加害公司始終否認對人體健康所造成的影響,一位原告控訴,「蚵仔有賠償,啊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