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象中昇華——顧何忠靜物畫的敬與悟
「光」一直以多種樣貌被呈現,且融涵著累世的象徵意義,創作者彷彿領受著初道天光以來所有的恩澤。——顧何忠,〈光 ── 詩般的繪畫〉。
***
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以「看得懂」的藝術為原則,建立西洋繪畫及雕刻收藏,並在1989年設立奇美藝術獎,鼓勵台灣藝術家的寫實創作。2019年,藝術獎邁入第31屆,在此而立之年,奇美博物館邀請藝術史學者蕭瓊瑞策劃「奇麗之美——臺灣精微寫實藝術大展」。
在這個回顧台灣百年寫實藝術發展的盛會上,第四屆(1992年)奇美藝術獎得主顧何忠的作品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1962年出生於台北的顧何忠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時,受到留學法國、學習古典油畫的老師黃銘昌(1952-)的感動,踏上藝術創作之路。除了創作、教學,顧何忠也譯有油畫技法的書籍,可見他對這個領域投注的心力。
想了解顧何忠的繪畫,就不能不提到「光」。
顧何忠非常崇拜的西班牙藝術家東尼奧.婁拜茲.卡西亞(Antonio Lopez Garcia 1936-)畫畫時,一定要親臨現場,一定要看著實體。顧何忠也是,完全不用照片,為什麼呢?
因為他發現,拍照無法呈現自然光在物體上的微妙色彩變化,「唯有真正觀察實物才能」。「這個部分非常吸引我,所以我才堅持這樣做。」他說。
而這個光不只是物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奇美博物館上一檔特展的主角——荷蘭靜物畫大師漢克.哈勒曼特(Henk Helmantel,1945-)曾說,「光線賦予物品存在的意義」。這句話追根溯源,歸結到哈勒曼特的信仰,他相信世界的萬事萬物是上帝的神蹟,只要「用心認真觀察,你會發現很多創作靈感」。
顧何忠說,他會選擇自然光,這個部分「有異曲同功之妙,事實上道理都相通」。
《北埔情》
顧何忠的靜物畫作《現象1》、《光蘊》、《北埔情》、《青岩》分別描繪了一條在白盤裡的虱目魚、一顆柿子、一罐醃梅子及一顆釋迦,這些物品被置於畫面正中央;與這個直白構圖對比的,是光影因為物體的色彩、造形、質地而產生的微妙變化。
或許是觀察實物的堅持,顧何忠筆下的靜物總是讓人感受到人性及溫度,他也賦予物品超越其本身的想像及價值。
「我會選擇要畫一樣東西,都是基本上已經有一個感受了,我才會決定去畫它。」畫家說:「像那一瓶梅子,那是一位朋友的媽媽醃的梅子,因為他們住在北埔,所以我才把題目叫《北埔情》。因為那樣友誼的感受,我覺得很像醃梅子的過程,就是慢慢、慢慢醞釀出來。」
《慈悲的波動》
大型作品《慈悲的波動》,顧何忠花費兩年時間完成。乍看之下,她似乎是一個緩慢轉動的渦旋。仔細一看,這個渦旋竟是由無數顆珠圓玉潤的珍珠連綴、堆疊而成,在有機的布排中,存在著某種秩序。遠觀與近看之間,動與靜之間,其衝擊是令人驚歎又著迷的。
這是顧何忠學佛之後想表現「心緒的流動」,就是「人的心緒怎麼樣造做,怎麼樣起心動念。所以她整個畫面好像會慢慢轉動,有一個動感,雖然很緩慢」。
「在佛經裡面,珍珠就是解脫的意思。」顧何忠說,「珍珠很奇妙的是,它是由牡犡分泌物質包覆原本髒髒的外來物,慢慢慢慢組合而成,但是最後卻成為讓人非常喜歡的物品。這就很像佛家講,人怎麼透過修煉的方式,可以從濁世或塵世,慢慢可以出凡入聖。」
當一顆顆的珍珠匯集為洪大的波濤,欣賞顧何忠的作品,彷彿讓人體會到寫實風格的可貴。「寫實」是手段,而非目的。將「看得懂」的平凡事物入畫,看似樸拙,其實是藝術家對所有人的邀請;它不只是繪畫技巧或趣味,還體現了藝術家的理性、節制及修為。在某種規範下,透過事物的表象,又超越表象,達到跟大宇宙、上天的溝通。
最後,筆者想向讀者推薦,無論如何走一趟展場,站在這些作品面前。您將更能理解藝術家觀察實物創作的堅持,因為沒有任何攝影器材能捕捉作品的靈光,也沒有任何印刷品或電子媒介能代替原作的筆觸、肌理及規模,在那個「現場」所能給予人們的真實感受。◇
奇麗之美:臺灣精微寫實藝術大展 2019/03/17~06/11 |
● 台灣精微寫實藝術百年樣貌 ● 百件展品、四大公立美術館及私人單位借件 ● 「奇美藝術獎」30年成果 線上導覽及購票訊息:https://www.chimeimuseum.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