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意志的呼喝

不怕苦的忍勁和拚搏是眷村起初動力,也是眷村的改造動力。(Fotolia)
不怕苦的忍勁和拚搏是眷村起初動力,也是眷村的改造動力。(Fotolia)

文/高達宏

 

乾旱堅硬無情地
種子無處伸根去
玫瑰稻米不妄想
只求活命拚生機

眷村是戰後國軍來台的後遺產物,在那個時代,因為兵員過多必須裁撤,而被裁的絕大部分又都是下級的士官兵,加上目不識丁者占了大多數,在當時已經不富裕的台灣社會中,嚴重的缺乏競爭力,所以當年眷村裡面傳出的盡是「三聲無奈」的呻吟。

眷村是一個艱困的園地,這裡的人像是一顆種子落在堅硬、乾旱又冷酷無情的土地中,他們無法開出瑰麗的牡丹,無法長出金黃的稻子,迸出來的枝苗,唯一的椎心的訴求就是:活著,活著。能不堅忍嗎?能不流淚前進嗎?能不屈辱的卑微的活下去嗎?

半世紀過後,四代之後的現在,眷村仍然艱困,但是已經有了廣闊的生機,自由競爭讓許多子弟在聯考中脫穎而出、在油汙黑的手中創出一片天、在政學界中登高立足。

眷村的不怕苦的忍勁和拚搏的狠勁,是眷村的起初動力,也是眷村的改造動力。此外,由於艱苦窮困,眷村的人是相濡以沫,彼此支援,互相幫助,所以特別的重情義,兩肋插刀亦不惜,和那些大難來時各分飛的群社大為不同。

仔細研究這個不同於將校階層的眷村族群,即使沒有浮在表面上,而是沉潛在低下處,卻可以發現他們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相當的深遠。

幾年前在美國亞特蘭大出現了一個很特殊的社團:眷村聯誼會。因為知道眷村的人應都是來自台灣,所以聽到這個名稱,真會令人一時傻眼。我相信當下亞特蘭大的僑界,大部分的人都不看好這個社團的「存活率」。

幾年來,不斷的堅忍前進著,逐漸的眷村意志的呼喝越來越大聲,尤其是會長將健行做為活動的主軸之後,每個月參加的人數都接近2百人。而眷村的情義相挺也顯露無遺,溫雙鑑每次的兩大桶豆花、袁丹青的行筆發稿、義工的熱心、各界的捐助……搞得每次的活動「吃不完帶著走」,讓參加的人越健行越發胖,哈,快樂得不得了。

不要小看溫雙鑑那兩大桶花生豆花,要讓1、2百人吃,那可是得花上幾天的功夫才能工程圓滿的勞苦,這樣的豆花(豆腐腦)裡面當然是充注著滿滿的眷村情義。

昨天眷村聯誼會並同台灣商會、軍民一家聯誼會舉行端午節晚會,有2百多人出席,令我驚訝的不是眷村聯誼會包了數百個粽子,這當然很感心,但是會長對在場的如許多群眾、幾乎是每個人都叫得出名字,在摸彩的時候,好像沒有一個人是他不知道如何稱呼似的,而且還是將相關的一家人攜家帶眷的提列出來,這才讓人讚歎。

我不知道外表粗獷、說話粗獷的會長,竟然沉潛在底處的內裡是如此的豐盛,裝得下如此細膩的人名列表。於他,向來只是樂於相處,現在可是佩服了。

昨天,看著當時不被看好的眷村聯誼會已經強壯的成長,我終於也感受到了什麼是眷村意志的呼喝了。◇

 

延伸閱讀
恩愛的夫妻 相看兩不厭
2017年07月31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