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法律戰意外收獲 分析:陸民或關注法治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與該公司發起法律戰,對美國與加拿大政府施壓。圖為資料照。(AFP)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與該公司發起法律戰,對美國與加拿大政府施壓。圖為資料照。(AFP)

【記者郭曜榮/台北報導】

中共當局和華為公司為了不讓孟晚舟被引渡,祭出法律戰,加強對美國和加拿大政府施壓。不過,加拿大知名時事評論家文昭分析,這場眾所矚目的官司將引發中國大陸人民了解法治精神、參與司法活動,甚至能培養人民的民主素質,意外點出中國的和平轉型之路。

文昭指出,沒什麼能比一起知名訴訟,更能對公眾起到好的法治教育作用;一場萬眾矚目的司法案件,對公眾的教育作用超過100本教科書、1萬條廣告。他以自己為例,1990年代還在中國大陸的時候,就是看到美國著名球星辛普生案(O. J. Simpson murder case)的報導,進而啟蒙了他對司法獨立、程序正義等問題的思考,並回過頭來審視中國大陸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現象,「對原先覺得沒問題的現象,也開始覺得有問題」。

他說,這次華為與孟晚舟發動的法律戰,或許是他們有生之年做的最大一件好事,那就是讓中國大陸廣大的「粉紅青年」們追蹤案件進程,了解各方的陳述理由,從而理解美國與加拿大的法治精神。

文昭表示,法治精神跟民主素養之間有一個結合點,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1838年在《論美國的民主》中提到,參與司法活動就是對民眾司法教育的一環,其中民事案件裡的陪審團制度,更等同於「民主培訓班」,因為民事案件不同於刑事案件的黑白分明,而是存在常識、法律、習慣之間,堅持原則和妥協的彈性,而這些恰恰是民主生活最需要的元素。

民事案件的陪審團成員幾乎沒有報酬,完全是義務性質,但可培養公民社會的責任感,「不能整天什麼事都為了錢」,而是為社會盡責任,雖然審理的案件很多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卻是經濟、有效、很接地氣的「民主培訓班」。

文昭指出,中國大陸在中共的統治下,中國人民的法治素養很差,但如果讓一部分人開始關心與理解法治,就會有人提出問題,可以從建立真正的陪審制度開始起步,而為了保持品質,可先根據社會信譽、財產情況訂下門檻,「既然可以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也可以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

不過,前提是不能只限於共產黨權貴圈子裡的人,當權者必須先放棄對所有權力的壟斷,得先實現司法獨立。他強調,現實層面要發生任何改變,得先有一批頭腦先改變的人,任何政經轉型都繞不開這條路。

文昭指出,從上述角度觀察,他認為孟晚舟與華為在法律上的反擊大作戰並非壞事,因為當人們了解法治精神,進而參與司法活動,就能培養人民的民主素質,或許將有助於鋪陳中國的和平轉型之路。◇

延伸閱讀
美中科技戰 MIC:華為首當其衝
2019年03月05日 | 5年前
中共兩會開幕 手機訊號4G變2G
2019年03月04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