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槓桿不能急 陸學者憂引爆金融風險

中共社科院委員李揚表示,去槓桿若操之過急,不注意時機、節奏、步調,不關注各項政策的協調,很可能自我製造出「明斯基時刻」,甚至「雷曼時刻」。圖為示意照。(AFP)
中共社科院委員李揚表示,去槓桿若操之過急,不注意時機、節奏、步調,不關注各項政策的協調,很可能自我製造出「明斯基時刻」,甚至「雷曼時刻」。圖為示意照。(AFP)

【記者郭曜榮/綜合報導】

大陸社科院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近期表示,槓桿率過高是當前中國金融風險的集中體現,當前不能說去槓桿已經結束,而是一項長期任務,如果不能有效完成,未來仍然可能爆發風險。

據陸媒《中國證券報》報導,李揚是在復旦大學EMBA 2018中國企業家高峰論壇做出上述表示。他指出,中國經濟、金融經過上一輪擴張期後,進入下行的「清算期」,未來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仍是中國金融發展的前提性任務;而金融風險的源頭在高槓桿,所以去槓桿成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的核心任務。

他進一步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以及一些外部因素,政策有所調整,但認為去槓桿已經結束的理解是錯誤的。內外部因素的變化會使得去槓桿的任務更複雜,時間也因此會更長。相較於美國經歷了8年的去槓桿過程,中國才開始2年左右,後面的任務仍重。

李揚同時強調,作為一項長期戰略,清產能和去槓桿為的是杜絕危機發生;若操之過急,不注意時機、節奏、步調,不關注各項政策的協調,很可能自我製造出「明斯基時刻」(意指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所描述的時刻,即資產價值崩潰時刻),甚至「雷曼時刻」(意指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產,被視為美國2008年金融海嘯的標誌)。

談到去槓桿的重點,李揚認為,一是要把國有企業降槓桿作為重中之重,特別要做好處理「殭屍企業」工作;二是地方政府要釐清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釐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權、財權關係;三是加強對「大資管」行業的監管。◇

延伸閱讀
器官移植 醫師:成中共統戰工具
2018年11月30日 | 6年前
陸個人稅改 影響台商經營成本
2018年11月27日 | 6年前
學者:反共是全球局勢 不會改變
2018年11月26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