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經濟學家:中國明年防三大灰犀牛
中國央行近期公布金融穩定報告,指展望2019年,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大陸經濟一些「灰犀牛」性質(指顯而易見卻被忽視的既存威脅)的金融風險可能釋放。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明分析有三大風險。
陸媒《經濟日報》13日刊登張明的評論指出,風險之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債務負擔難以為繼,甚至有陷入違約窘境的風險。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地方政府就處於持續加槓桿的過程中。而且,不同地方政府債務的分布非常不均衡,發展程度較低、償債能力不足的省分,真實債務反而越高。在房地產調控不放鬆、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金融監管方向不變的形勢下,部分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可能會暴露出來。
張明說,風險之二是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可能產生的多方壓力,「能否控制住房地產風險,是中國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中之重」。他預計,明年大陸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調控不會放鬆。
不過,房地產調控將帶來一些壓力。第一,土地出讓金縮水導致地方政府預算外收入下降,使得部分地方政府難以平衡財政收支;第二,房地產投資增速逐步下滑,並與基建投資增速下滑相互疊加,使得經濟增速顯著下降;第三,房價下行可能導致部分高槓桿購房家庭面臨違約境地;第四,房價持續下行也可能使商業銀行面臨資產端信貸質量下滑壓力。
他提到,風險之三是美國長期利率超預期上行,造成全球資產價格動盪,並傳遞至中國國內的風險。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顯著超過預期,在減稅等擴張性政策推動下,未來美國通膨率可能顯著上行,從而帶動長期利率大幅上升。美國長期利率大幅上升,一方面可能導致美國股市顯著向下調整,另一方面可能造成一些脆弱性較強的新興經濟體再次面臨本幣貶值、資本外流、資產價格縮水等衝擊。這可能使中國經濟面臨資產價格下行、資本外流加大與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等挑戰。
為了因應經濟下行所帶來的挑戰,中國各金融監管部門輪番祭出對市場利多的措施,例如中國證監會上週末又公布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資與回購股票的政策;不過,路透指出,觀察市場反應,政策利多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
報導引述大陸華西證券分析師毛勝說法,指近期當局出臺很多利多政策,但政策的落地和實施都需要時間,市場對總體經濟未來走勢和對股市的壓力仍感擔憂;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指出,近日的多項利多,只是讓民營企業的「休克期」延遲,讓股市短期得到刺激,但中長期基本面仍未得到改善。「到底是要短期的經濟數據,還是要長期經濟有良好的基礎,有活力,這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從現在的政策來看,經濟政策選擇了短期目標,股市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