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貿易戰交火未歇 七大危機圍燒中國經濟(上)

⊙唐浩

美中貿易戰交火不止,中國經濟危機持續擴深。

美中貿易戰自7月6日正式交火迄今,已經屆滿4個月;現在,美國期中選舉也已落幕,但這場貿易戰何時能劃下句號,仍在未定之天。

幾個月前,筆者曾析論貿易戰將對中國帶來多項風險,如今這些風險不但均已一一出現,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風險仍在持續擴大,不但對中國經濟構成多重危機,亦對中國十多億百姓帶來更大生活壓力。

一、資金逃:市場前景不佳 人民幣資產貶值

資金大舉撤離中國,是貿易戰帶來的主要衝擊波。

貿易戰開打,海內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前景悲觀,大量熱錢資金相繼撤離,股市因而重挫,外匯儲備也快速消退。

根據官方數據,中國外匯儲備已經連續3個月減少,10月分更大幅減少340億美元,創2016年底以來最大單月降幅;並且,目前外儲金額已經降至3.053兆美元,是2017年4月以來新低。

放眼當下,中國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加上越來越多的企業陸續外移或關閉,以及人民幣匯率仍長期看貶、美元資產持續看漲,未來資金外逃避險、外匯儲備萎縮的情況預料將持續擴大。

二、企業走:營運壓力沉重 不確定風險升高

企業倒閉或出走,是貿易戰另一個重磅衝擊波。

貿易戰不僅為企業帶來高額關稅、出口金額下降、出口市場轉移等龐大壓力,更對未來營運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企業信心。

再者,明年起,五險一金的社保費用將改由稅務局徵收,不僅企業僱用勞工成本勢必大增,還可能招來「追討歷史欠費」的隱憂。

加上近年中共要求民企與外企設置黨組織、提高黨組織話語權,也讓不少台企、外企擔憂政治力干預企業運作。因此,大批企業陸續退出中國市場,或者轉移產能至海外,或者關閉。

日前網易曾刊出報導,指稱今年上半年倒閉的中國企業高達504萬家,還有453家上市公司董事長「跑路」。儘管該報導隨即被刪除,但已經引發各界關注。

並且,今年10月的全國新增貸款金額僅6,970億人民幣,創一年來新低;10月分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滑至50.2,創27個月以來新低。這意味著,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下降,製造業持續萎縮,亦反映出企業仍相繼倒閉或外移。

儘管北京高層近日放出消息稱,將加大力度減稅、降費,但企業最在意的還是「長期前景能否安定」、「長期投資收益率是否穩當」。

設若貿易戰遲遲不能停火,勞工成本持續上揚,黨組織干預企業的陰霾依然籠罩,則難保企業持續關閉、撤離或向海外移出產能。

三、失業升:消費失支撐 社會隱憂增

大量企業倒閉,相應帶來大批勞工失業。

貿易戰開打後,中共即要求各地政府留意「規模性失業」問題,但依然無力抵擋失業狂潮。

儘管報喜不報憂的中共官方並未公布實際失業人數,但根據前述的網易報導指出,上半年的失業勞工人數超過200萬人。而中共農業農村部8日公布數據稱,有高達740萬人「返鄉創業」,是「振興農村的新生力量」。

這項充滿黨文化的另類說詞與數字引發各界譁然,認為這740萬人很可能是農民工因為失業被迫離開城市,無奈返鄉謀生。

故而,儘管在官方管控下,難以窺見實際失業數據。但失業無疑將成為中國各地的重大社會問題,而失業帶來的消費力萎縮、消費經濟下滑等問題,亦將不容小覷。

四、物價漲:人民幣貶值 助長物價上揚

受到進口關稅上揚、人民幣大幅貶值以及糧食歉收等影響,中國近期各地物價持續上揚——特別是食品。

儘管官方公布,10月分物價指數僅上漲2.5%,但各項民生物資的漲價幅度,著實令民眾倍感壓力。諸如:水果蔬菜上漲都超過10%、雞蛋漲7.8%、牛肉4.5%、羊肉9.9%,而汽油與柴油更分別漲價22.5%和25%。

然而,人民幣自今年2月高點迄今,貶值幅度已經超過11%,市場預期人民幣很可能會邁向跌破7(1美元兌7人民幣),因此物價上漲的壓力恐將繼續籠罩。(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扭轉經濟困境 市場自由化是正解
2018年11月12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