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快逃專題】美中貿易戰 台灣品牌大撤退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不滿中共侵害智慧財產權、強迫外商須開放中國合資准入,奪取營業秘密與關鍵技術等不公平貿易手段,為了防堵「中國製造2025」,美國發動第六次301調查。(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不滿中共侵害智慧財產權、強迫外商須開放中國合資准入,奪取營業秘密與關鍵技術等不公平貿易手段,為了防堵「中國製造2025」,美國發動第六次301調查。(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記者李怡欣/台北報導】

近30年來,美國總共對中國發動6次301條款調查,中方已連續14年列301優先觀察名單,前5次透過協商落幕,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不滿中共侵害智慧財產權、強迫外商須開放中國合資准入,奪取營業秘密與關鍵技術等不公平貿易手段,為了防堵「中國製造2025」,美國發動第六次301調查,展開一連串關稅加徵等貿易制裁,迫使中共調整對美不利貿易往來。

美國一連發動三波總計2,500億美元(以下同)貨品加稅清單,中國也報復回擊,不過中國輸入美國約5,050億美元商品,中國進口美商品約1,200億,雙方貿易逆差高達3,750億,換言之,川普籌碼還很多,而美中也未進入實質協商階段,中華民國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曾估計,貿易戰最長恐延燒2年。

為避關稅報復,中國大陸台商開始移轉生產基地,經濟部說,目前已有40家台廠有意回流,其中以網路通訊3C、中低階自行車、工具機零組件等業者為主。

國內某權威工商會代表9月時曾透露,至少確定有1、2家有意返台,其餘業者仍有觀望成分,他分析,有能力的大廠早已進行全球布局,在東南亞、歐美或拉美等地設廠,貿易戰只是推快原先計畫,或許短期內成本會墊高二至四成,但不至於受重創。

美中貿易戰促使台商們紛紛尋求方法,避開關稅懲罰,鴻海今年宣布在威斯康辛設廠,圖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右2)、美國總統川普(中)出席廠區動土儀式。(Getty Images)美中貿易戰促使台商們紛紛尋求方法,避開關稅懲罰,鴻海今年宣布在威斯康辛設廠,圖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右2)、美國總統川普(中)出席廠區動土儀式。(Getty Images)

願意回台的,主要是原本在台灣有母廠產線;另外低階產業,如自行車、輪胎等,組裝線簡易、靈活度高,「這些要拉回台灣製造較容易」。

該名代表指出,97%以上中小型台商動彈不得,畢竟轉移、重蓋產線沒那麼簡單,「這時還沒反應或沒能力撤退的中小企業,恐怕前景不樂觀」。

台商不回台原因?

台灣知名國貿關稅律師表示,不選擇回台原因,台灣工資高(人力成本)與土地取得困難是最大障礙,水、電倒其次。他也坦言,很多大廠移到美國,大成不鏽鋼併美鋁廠、遠東併購PET廠,往上游整合;鴻海威斯康辛設廠,都是終極解決方案,化工類原料(頁岩油)利基,推快赴美設廠計畫,美國不產礦砂,鋼鐵廠要去比較難,因此要依產業別來看,不能一概而論。

台達電迅速併購泰台達,轉泰國生產,確定不在報復清單中;又如和碩本來在其他地區就有生產基地,產線調配容易。如果只有中國一個生產據點的台商,產品又在銷美報復名單,「那就很難短時間轉往海外設廠了」。

台商如何因應美中貿易戰?

律師建議,政府應加快協助腳步,傾聽台商聲音,了解個別困境給予協助,此外,沒法轉移生產基地,只好尋求關稅豁免,申請排除。律師建議,可修改稅號,嘗試將產品移出課稅清單;第二,可利用通路價差,美國進口商可採第一段成本報稅。

至於「轉換生產地點」,移到美國是終極解決方案,不然就先採中繼轉換方式,一時無法將全製程完整移出,可先把最後組裝移到柬埔寨、越南、馬來西雅、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但必須強調,原產地還是中國,仍無法保證不被課報復關稅。另一個方式,就是交貨地改到美國自由貿易區。

台商要注意,違規第三國轉運(繞道),報關文件產地不實,或被美國定性逃漏,祕密啟動調查,屆時恐受到更嚴重懲罰。律師表示,這原是針對反傾銷與平衡稅逃漏者,但不排除美國也將應用在這波報復關稅產品。◇

延伸閱讀
境外資金 財長估1年最高匯回8900億
2019年04月22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