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乾旱 大豆玉米將減產
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共祭出「大豆牌」,試圖影響美國選民向美國總統川普施壓。但事與願違,不僅中國大豆缺口近億噸需要進口,近來作為中國糧食主產區的東北地區罕見地持續乾旱,處於生長關鍵期的大豆和玉米正遭遇嚴重考驗。
《證券時報》14日報導,8月初,遼寧省持續高溫。從瀋陽市到阜新市,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玉米田已經嚴重乾旱,玉米桿矮小發黃,部分玉米桿都沒有結穗,玉米著實「口渴」;報導說,瀋陽市甚至連夜間溫度都高,對已完成授粉、進入灌漿期的玉米而言極為不利。
高溫同樣襲擊吉林省,公主嶺地區、處於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的吉林玉米帶,即最適合玉米種植生長的黃金地帶,玉米整體情況雖然好於其他地方,但該區的興佳家庭農場負責人馮俊說,今年玉米在剛播種時遇到乾旱,直到5月底才迎來雨水,錯過了最佳的出苗時機,預計年底收成可能較去年減產兩到三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旬黑龍江省局部還出現大雨甚至暴雨,引發洪災。黑龍江中西部地區災情較為嚴重,導致農田內澇,也對玉米生長不利。
嚴重的春旱,對主產區吉林造成較大影響,減產預期也推升玉米價格上漲。自今年4月開始,期貨市場的玉米價格迎來一波上漲行情。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1901合約的價格從每噸1,770元(人民幣,下同),漲至8月9日最高每噸1,898元。
中國糧油市場中心最新7月報告稱,由於今年東北地區發生嚴重春旱,加之6月後,東北局部地區出現大風冰雹天氣及局部地區發生病蟲害,預計今年全中國玉米單位面積生產量下降已成定局。
除了玉米之外,另一大農作物大豆也遭遇不小挑戰。調查研究發現,不少農民種植大豆的意願也不強。2018年中國大豆種植面積仍然小幅下降。據中華糧網初步預計,如果後期天氣正常,預計今年中國大豆產量同比減產5億斤。
德國油籽分析機構「Oil World」8月7日表示,南美洲的大豆出口供應量未來6個月將明顯少於去年同期,中國國內大豆供給會極度吃緊,除非大舉採購美國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