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抗銳實力 台灣援外成果豐
台灣在國際合作成果豐碩,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副祕書長史立軍在26日外交部例行會上分享,台灣在尼泊爾震災、外交替代役等援助外交,輸出農業、醫療、經濟、資訊與觀光等技術,幫助當地經濟茁壯,並建立深厚情誼。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補充,相較於中國以銳實力介入亞西與東南亞國家大型建設,讓當地「債務高築」,台灣更發揮軟實力,「以人為核心」計畫小而美,以實質幫助,嘉惠當地人民。
台灣人道救援 搭起國際友誼
2015年,尼泊爾發生大地震,為協助尼泊爾災後重建工作,國合會分別與世界展望會及國際關懷組織,在尼泊爾執行人道援助計畫,台灣團隊在重災區建立4間衛生站與1間診所,約1.8萬人受惠,並輔導災民種植與農事生產及從事木做、縫紉等家庭代工增加收入,台灣協助尼國振興產業,讓災民從困難中重新站起來。
外交替代役國際事務人才搖籃
此外,國合會自2001年開辦「外交替代役」計畫,17年來已有超過1,300位青年曾派駐友邦,以專業為自己的人生營造全新的視野。國合會副秘書長史立軍表示,台灣青年熱心、公益,將所學貢獻國際社會,協助友邦,台灣青年活用專長參與國際,擴大國際視野。
台灣暖實力 對上 中共銳實力
史立軍表示,台灣青年以創意、熱血,與當地融洽在一起,建立深厚民間情誼,展現台灣軟實力與暖實力,此外,透過台灣輸出農業、醫療、經濟、資訊與觀光等技術,是當地經濟日漸茁壯的主因。
對照中國政府大興昂貴建設,史立軍說,「那是硬梆梆、沒有感情的建設」,老百姓、基層感受不到中國對當地人民的關心照顧,「這就是台灣的軟實力與對岸銳實力的最大差別」。
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表示,外交部援外年度國際合作經費僅3億多美金(不到100億台幣),相對於,對岸把國企與大型企業當成外交工具,在落後國家蓋大型基礎建設,讓當地國掉入「債務高築」陷阱,大而無當,無法永續經營,很快荒置。
相反的,台灣國際合作採取「以人為核心」的援助計畫,做的是「穿透力更強」的軟實力精神與內涵,幫助當地醫療、環境、綠能等面向,協助當地民生實質受益,台灣量體不大,卻讓民眾實質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