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禽畜廢棄物汙染 菌種製肥新科技正夯

喜悅自然園區研發菌種發酵的鍾元凱博士,今年透過基因工程成功研發出發酵菌種,能夠讓禽畜糞在一天的時間完全腐熟,成為活化土壤的堆肥。(記者賴瑞/攝影)
喜悅自然園區研發菌種發酵的鍾元凱博士,今年透過基因工程成功研發出發酵菌種,能夠讓禽畜糞在一天的時間完全腐熟,成為活化土壤的堆肥。(記者賴瑞/攝影)

【記者鄧玫玲/台中報導】

在台灣禽畜養殖業者多年來面臨廢棄物汙染環境的問題,養豬養牛場偷排的廢水可能讓屎流成河,生雞糞施肥造成的禽流感蔓延,層出不窮的禍害讓台灣的環境汙染日益惡化;在台中東勢喜悅自然園區研發菌種發酵的鍾元凱博士,在8年的研發過程中一直有創新的成果,今年更透過基因工程成功研發出發酵菌種,能夠讓禽畜糞在短短一天的時間完全腐熟,成為活化土壤的堆肥。

皓悅生技研發「一日製肥生物技術」,將有可能在全台推廣,解決許多棘手的汙染問題,更能創造活化的有機肥料。皓悅生技研發「一日製肥生物技術」,將有可能在全台推廣,解決許多棘手的汙染問題,更能創造活化的有機肥料。(記者賴瑞/攝影)

也是皓悅生技董事長的鍾元凱表示,據新社農會估計,近年來養菇太空包的廢棄物在台中菇類產量居冠的新社,每年約產出廿萬大包太空包廢棄物,這些太空包填裝物經化學檢驗後,都含有重金屬成分,任意丟棄會讓毒害再次擴散,是政府有關單位相當頭痛的問題。

因為這些丟棄的太空包裡有很多不明的成分,對環境的汙染太嚴重,因此鍾元凱指出,除了研發快速發酵的菌粉還結合粉碎機,高溫殺菌等機器,「讓太空包去除塑膠套膜後,很短時間內即進入超效微生菌種循環轉換系統,最快2個小時即可成為顆粒細小腐熟完全的肥料。」

喜悅自然園區研發菌種發酵的鍾元凱博士,今年透過基因工程成功研發出發酵菌種,能夠讓禽畜糞在一天的時間完全腐熟,成為活化土壤的堆肥。喜悅自然園區研發菌種發酵的鍾元凱博士,今年透過基因工程成功研發出發酵菌種,能夠讓禽畜糞在一天的時間完全腐熟,成為活化土壤的堆肥。(記者賴瑞/攝影)

「除了處理養菇廢棄的太空包,還能轉化禽畜糞與廚餘!」普聯國際業務主任劉庭瑋表示,「這是一個指標性的農業新科技,如今已有很多業者想要嘗試這個創新的技術,鍾元凱博士也研發了5種不同的配方可以處理禽畜、廚餘、養菇太空包,還有木質纖維等。」

劉庭瑋指出,最具體的成果可在澎湖和新北市環保局的廚餘處理系統中看見,「把廚餘濕度降到50%後,即可順利進行菌種腐熟,效果非常好,一日製肥生物技術將有可能在全台推廣,解決許多棘手的汙染問題,更能創造活化的有機肥料。」◇

很短時間菌種循環轉換成的堆肥,顆粒細小腐熟完全可活化土壤,種出的植物相當壯碩。很短時間菌種循環轉換成的堆肥,顆粒細小腐熟完全可活化土壤,種出的植物相當壯碩。(記者賴瑞/攝影)
延伸閱讀
博士農夫鍾元凱 投身有機闖世界
2014年12月24日 | 10年前
有機栽種真生命 綠色奇蹟創商機
2014年06月26日 | 10年前
台灣土地泣訴 廢棄物汙染嚴重
2013年05月01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