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儒陶藝創作展 呼籲尊重大自然
把傳統缸甕重新賦於新生命的陶藝創作家李季儒,即日起至2月9日止在雲林縣府親民空間展示廳舉辦「民藝自覺 李季儒手擠坯陶藝創作展」,26舉行開幕茶會,現場高朋滿座,縣長李進勇、前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也特別到場恭賀!
自稱不懂陶藝的李進勇表示,今天的創作展因文化處展覽廳整修施工而移師到縣府展出,這是縣府的福氣,李季儒理事長的作品非常豐富,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他的美!勤奮不懈的他還在研究所進修,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境界。
洪慶峰致詞表示,民藝自覺是一種世界潮流,從最早的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就推出工業美術運動,希望所有的工藝品都能夠用手工製作。手擠坯跟一般的手拉坯不一樣,他必須一塊塊的堆疊捏起來,因此要費很大的氣力,而李季儒老師的作品又大,所以做起來更不容易。
從小就喜歡把玩泥土的李季儒,透過美學創作,把傳統缸甕從沉寂的牆角,躍升為桌上的藝術品,他說:我的作品不只能觀賞,而且還可以使用!他的作品在拙樸大器中,仍有精美細緻的一面,正如展場賀聯上寫的:「拙樸大器寓真情,人間巧藝奪天工」。
其作品仍保留缸甕的傳統造型,加上陶刻技法,於土坯上刻出半浮雕的花卉或意象,並融入文字與圖案,讓原本只是生活器皿的缸甕,搖身變成了令人讚賞的藝術品,而且每件作品都有他的意涵!
李季儒說,陶藝是民藝範疇之一,它是透過手與心的連結所完成的作品,以手擠坯創作成型過程中產生了「行隨意轉」之創意及「行隨機轉」之功能構思。「民藝自覺」是自己學習陶藝歷程中不斷反芻的理念,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地使用機械生產,造成溫室效應、地球暖化,這幾年來他嘗試以手擠坯從事創作,過程中雖然事倍功半,仍抱著「漢陰報甕」的態度,享受陶土創作之樂,也思考身為現今人類的一份子,該如何透過「人文與自然」的對話,讓人們重新找出尊重自然之道,人類才能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