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話題】聯準會升息 美元為何回貶
美國聯準會上週三(13日)如預期地升息一碼(0.25%),聯邦基準利率上調至1.25%~1.5%,並暗示2018年將再升息3次,通常此舉將提振美元。
然而,美元指數上週三卻下挫0.68%至93.42,今年跌幅8.7%,正反映匯市「買謠言、賣事實」的操作手法,也反映除了美國緊縮外,歐洲和日本央行將來或提早限縮購債規模或結束行之多年的量化寬鬆。
就美元兌日圓而言,日本央行官員近期已開始評論量化寬鬆的負面效應,另外日本11月的躉售物價同比激增3.5%,或許有利於明年日本的物價的推升,已激起市場預期該央行或許快要結束量化寬鬆政策,據此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外匯策略師伊薩(Mazen Issa)估計明年美元最低兌換104日圓,較目前的112.69日圓貶值約7.7%。
各國央行拋美元買歐元
就美元兌歐元來說,2017年迄今已貶值了12%,主要反映歐元區經濟強勁的復甦,也反映許多投資機構(含各國央行)大幅賣美元、買歐元的資金流動,目前歐元兌換1.18美元,但花旗集團預測明年可能漲到1.25美元,荷蘭銀行甚至預期可漲到1.3美元,換言之,美元兌歐元明年可能續貶6%~10%。
據路透社報導,美元上週三的走弱也反映美國通膨緩增的情勢,11月的核心物價指數只比前月微增0.1%,換算成同比成長1.7%,差於10月的1.8%和美聯準會的政策目標2%,這會讓聯準會明年3次升息在執行上出現雜音。
美元走勢受四個因素影響
美國投資機構Zacks在其網站上則列出了2018年美元可能反敗為勝的幾個關鍵,第一個理由是聯準會快於預期地升息,例如德意志銀行就估計明年將升息5次,而高盛也在9月的報告中預測美元在2019年之前會升值15%,
第二個理由全球其他主要央行持續推動寬鬆政策,尤其日本和歐元區為了壓低本國匯率,將按原先計畫的持續推動量化寬鬆。
第三個振奮美元的因子是美國減稅,美銀美林證券便認為減稅後將提振美元匯率,因為企業將透過減稅假期大量將海外資金匯回美國,從而讓美國未來兩年內GDP成長0.3%~0.4%。
第四個美元可能反彈的原因是基於評價基礎,美元指數歷史高峰出現在1985年的164.72,最低谷是2008年的71.32,目前的93.4屬於長期的低端水位,可以反彈的想像空間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