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質疑黑箱草擬國民法官法 司法院澄清
對於未來要採「陪審制」還是「參審制」,台灣陪審團協會昨(21)日表示,司法院為了推動「參審制」,在研擬「人民參與審判法」草案中提到「國民法官」的概念,但研擬過程卻是祕密召開會議,沒有公開透明;對此,司法院祕書長呂太郎澄清,每次開會都是公開,會議紀錄不只公布結論,也說明當天會議討論議題、與會人士意見等,草案會評估符合國情,未來會舉行公聽會。
台灣陪審團協會表示,司法院不應該為了推動「參審制」,逕自於6月底召開祕密會議,討論有參審概念的「國民法官」制度,而且出席會議的人員也沒有專家背景,社會無法接受如此黑箱的過程。
立委蔡易餘也指出,司法院正在研擬的「國民法官」制度,其實就是偏向「參審制」,在參審制運作下,會進行跟陪審制一樣的程序,最後還是回到判決書。參審制不僅耗時,也沒審理核心集中化,只會讓審判程序更複雜。
對此,呂太郎表示,每次開會委員都是公開,審檢辯都有代表出席,有留日本、美國與德國的學者。「國民法官法」草案並不是參審制,參審制沒固定定義,不同審判體系下,就會有不同參審方式,讓人民參與審判目的就是要解決人民問題。草案絕對會評估符合國情,未來會舉行公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