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兩岸 范疇:先認清中共不等於中國

知名政治評論家范疇表示,台灣就像一家瓷器店,開在中國這頭大象身邊,因此台灣不管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都應該去了解這頭大象的生理與心理狀態。(記者郭曜榮/攝影)
知名政治評論家范疇表示,台灣就像一家瓷器店,開在中國這頭大象身邊,因此台灣不管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都應該去了解這頭大象的生理與心理狀態。(記者郭曜榮/攝影)

【記者郭曜榮/台北報導】

知名政治評論家范疇表示,今天台灣人談到中國問題,有幾個大的誤區跟問題,「腦子裡如果不去掉一是中共不等於中國,二是中國(2個字)不等於中國,台灣人永遠自己跟自己打。」

中國旅美作家、經濟學家程曉農與何清漣,11月在台灣出版新作《中國:潰而不崩》,出版社八旗文化近日在台北金石堂城中店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台大經濟系教授張清溪與著名時政評論家范疇與談。

范疇在會中提到,該書把中國社會與中國共產黨區分開來,「這個前提我認同,中共不等於中國」,很多人把許多中共打壓台灣的事,連帶把中國14億人都算進去,「這是不對的」,中共黨員有9千萬人,但中國有14億人,「再過20年,你就會知道(中共等於中國)這句話有多荒謬。」

「二、三十年前,如果有人說,國民黨不等於台灣,台灣不等於國民黨」,會有人叫你不要講,因那是根本不能說出口的話,范疇說,但今天到街頭上去喊,「國民黨不等於台灣,台灣不等於國民黨」,路人根本不理你,認為是理所當然,「再過30年,你說中共不等於中國,中國不等於中共,相信大家反應跟我們現在一樣,認為本來就是,所以台灣的年輕人從今天起要有這個概念。」

其次是討論中國問題,不能單從字面上討論,必須分等級跟層級看問題。范疇說,中國大陸960萬平方公里,有14億人,「這麼大的東西,不能用(中國)2個字就把他解決掉,就開始討論。」

范疇指出,由於存在上述的誤區,中共十九大後,他在台灣觀察到很明顯的4種現象,首先是「投降主義」,把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當成好皇帝或「不可抗拒」的皇帝,想要去朝拜;其次是「失敗主義」,認為台灣一定會如何如何;第三是「無望論」,雖想積極應對,但認為兩岸大小差距懸殊,肌肉差太多;最後一種他稱為「進取演化論」,台灣有很少數的人,認為不管未來如何,還是要進取。

范疇表示,台灣離中國只有80公里,「就像在1頭大象身邊開了1家瓷器店」,大象一跺腳,瓷器都會抖,要是衝進來怎麼辦?台灣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都應關心這頭大象的生理與心理狀態,這是改變不了的現實,「中國學必須成為台灣的普遍常識,如同德國學是瑞士人的常識,波羅的海3小國須了解俄國一樣」,台灣人應多多了解中國人,把他們心裡話勾出來,才是比較客觀的中國。

從現實面觀察,中國是大象、台灣是瓷器店,跟他比腕力,台灣是傻子,因為他一定贏。范疇指出,但從文化面或非硬力量層面來看,例如人心感染面,其實台灣2,300萬人並不少,「100個到台灣自由行的人,有六、七十人以上看到台灣人文面的東西,是中國大陸應該學習或遵循的,這力量不得了,台灣應該把自己做好。」

延伸閱讀
陸10月新房價格 一線城市下滑
2017年11月20日 | 6年前
中國鹹魚 世衛列一級致癌物
2017年11月20日 | 6年前
電商汙染 5千萬噸垃圾誰來收?
2017年11月17日 | 6年前
拒噤聲 貴大教授被停課
2017年11月15日 | 6年前
上5個才藝班 上海童禿頭
2017年11月14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