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要有真和平 學者:都實施民主

兩岸政治評論員張宇韶認為,過去冷戰時期的兩岸論述,只有封閉思考,不僅沒得選,只有一個結局,而且手段一定是衝突。(江禹嬋  /攝影)
兩岸政治評論員張宇韶認為,過去冷戰時期的兩岸論述,只有封閉思考,不僅沒得選,只有一個結局,而且手段一定是衝突。(江禹嬋  /攝影)

【記者江禹嬋  /台北報導】
台灣歷經民主政治轉型,一直到318太陽花學運後,「天然獨」等名詞陸續被提出,隨後衍生出一種特別的現象,只要違反北京政權的意志,任何說法都歸被為形形色色的台獨。不過台獨的意義,端賴社會變化的定義,若把台獨嵌入公民社會運動,學者大膽直言,「捍衛半天的選擇權,搞不好是兩岸統一」。前提是中國民主化,並保有言論自由的前提之下。

台灣花了幾十年在討論一個問題,就是台灣跟中華民國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台灣過去囿於統獨問題,紛擾不斷,在特定時刻總被拿出來再三討論,甚至成為分化台灣人民的利器。兩岸政治評論員張宇韶認為,兩岸因政治體制差異,各自內部社會發展與變遷狀況不同,加上現在國際局勢開放,只要符合普世價值,各種選項都能被接受,對於統獨的定義,都有著不同的解讀。

過去冷戰時期的兩岸論述,只有封閉思考,不僅沒得選,只有一個結局,而且手段一定是衝突,隨著歷史更迭、社會氛圍開放,讓選項呈現開放式。台灣應該思考,自己目前擁有的資產為何,是否可以被運用,來達到雙贏。

跳脫統獨思維  兩岸才有正向發展

台灣新動力智庫執行長朱政騏談到,2012年總統蔡英文第一次選舉時,當時身為中常委的謝長廷提出,應統整黨內幾個重要決議文,提出新論述。主張兩岸關係要有機會繼續往前,就不應再去糾結過去台獨黨綱問題。

民進黨三個決議文,可歸納為「一個原則、二個方向、三個反對」。「一個原則」:任何改變現狀的,都必須由台灣2300萬人民決定。「兩個方向」:承認現狀,接受憲法、國號方向不變。蔡英文明確提到,須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關係。兩岸文化同源,基於共同的歷史、文化,應該建立一個和平的架構,此方向不變。

至於「三個反對」,即反對中共片面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中國代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前途決議文也提到,發揚中華民國可以接受的一個中國原則,拋棄「中共」主張一個中國片面原則。第二個反對,為反對「一國兩制」。第三個是反對「反分裂國家法」。

朱政騏提到,當把這些共同元素整理出來,就不用再去糾結過去台獨黨綱問題。也讓兩岸關係有機會繼續往前走。統一或獨立並非最終目的,也必須跳脫此論述的糾結,兩岸才有真正的正向發展。

至於蔡英文的兩岸論述為何?日前蔡到美訪問時,發表了發展台灣多元文化軟實力的政策構想,強調台灣民主制度的優勢、以及和平解決衝突的外交原則。

她強調,民主是台灣的唯一,針對年輕人的英文演講中,更高度肯定台灣太陽花學運所代表的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她說,台灣已經準備好同亞洲的鄰居與朋友合作,成為激勵其他追求民主自由國家的榜樣。民主已經是台灣的常態,也是就是說,民主已經是台灣的唯一。更外界解讀為,兩岸要有對話,甚至走在一起,唯一的選項就是民主制度。

中華民國是台灣  為最大公約數

針對台灣跟中華民國間的關係,歷經不同轉折與論述。張宇韶細數,前總統李登輝提出中華民國「在大陸」、中華民國「來台灣」,一直到中華民國「在台灣」,最後前總統陳水扁提到中華民國「是台灣」。

陳水扁把前面3個概括的最後一步,進行論證,也就是中華民國「是台灣」。張宇韶談到,雖然這中間有轉折,但相信中華民國「在台灣」或「是台灣」,應該是現在台灣人民心中最大公約數。

與中共不同調   都被歸為台獨

對於北京政權而言,因為只要違反他的說法,任何說說法都歸為台獨。例如,中華民國在台灣,被稱之為「華獨」;中華民國是台灣,稱為「漸進式台獨」、「意圖改變現狀的台獨」。至於對於蔡文的「維持現狀」的判斷,是定位在搞「柔性台獨」或是「切香腸式台獨」。

只要違反其定義,都是各類的台獨。各類的台獨,充斥在北京政權的定義中,天然獨、自然獨、反課綱叫做「歷史台獨」、「文化台獨」等。

台灣社會存在兩岸和平統一、台獨,維持現狀等各種論述主張,面對中國威權社會,經濟雖發展繁榮,但是對於政治現代化、人權民主,還停留沒有在野黨監督,一黨專政等那個美好年代,讓兩岸巧妙呈現強烈對比。

從上述論點,張宇韶認為,台獨論述絕對有統一選項。他進一步談到,依照國民主權、憲政主義,人民有言論自由的主張,那為何不能有各種選項,包含和平統一中國。簡而言之,前提須在中國必須民主化。

面對中共政權的「一竿子打翻一條船的台獨論」。台灣人民在民主化過程中,早已接納各種族群,自然也能把這論述容納進去。張宇韶分析,台灣有更多共同享有、追求的價值,包含對民主制度的尊重,各種論述主張,在台灣這塊土地都已重新被定義與深耕,且與「民主的中國」並不衝突,甚至是可以融合的。

兩岸對話時機   2018上半年

兩岸談未來的走向,現在是否是對的時機?張宇韶認為時機未到。民進黨目前要處裡這麼多的轉型正義改革。中共又面臨十九大權力接班與佈局,美中關係之間還存在一個北韓問題,這時候談兩岸問題,都不是好時機。

他直言,明年下半年台灣開始要忙2018年選舉,焦點將會轉移。因此,2018上半年可能是個好的時機;十九大已開完,美總統川普亞洲行也結束,加上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兩岸官員互動的結果更是指標,兩岸關係必須從這角度出發,由下而上,談兩岸議題才有可能出現好的機會。

不過張宇韶強調,即使兩岸對話後依舊各說各話也無仿,為何一定要一片祥和才能對話,「已讀不回這是常態」,必須要習慣這樣的狀況。


延伸閱讀
中共封殺陳艾琳 陸委會這麼回應
2016年10月27日 | 8年前
中共執政 中國13億人同意嗎?
2016年07月19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