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鮮的和平假象(《柏林1936》推薦序)
近代國家傾全國之力在首都主辦大型運動盛會,宣揚國家形象,最早可追溯到八十年前的柏林奧運。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影尚未完全褪去,世人莫不渴望和平,納粹德國在國際社會的眾目睽睽下,精心打造四海一家的盛世景象。德國暢銷作家希爾梅斯的這本新書《柏林1936》,寫的就是奧運進行的十六天發生在這個城市的故事。
為了展示大國的實力,德國為柏林奧運投入前所未見的資金、人力和轉播技術,連比賽項目的數量和參賽人數,在人類的運動史上也是史無前例,受到各國媒體的高度關注。
此外,奧運的歷史上也首度出現聖火傳遞,火炬在希臘神話的聖山奧林帕斯山點燃後,繞行各國接受民眾夾道歡呼,既達到宣傳效果,也為奧運會賦予崇高的傳承意義。
本書的主題雖然是奧運,但賽事只是配角,幕前幕後的故事才是主體。作者希爾梅斯曾接受專業的史學訓練,他在書中大量引用名人日記和新聞報導,巧妙揉合目擊證人的口述和虛構元素,為歷史書寫闢出一條新徑。
全書如日記般一天一篇,猶如連演十六場的戲,細膩又生動的描寫讓人身臨其境。
在他的筆下,納粹德國刻意表現出開放和好客的形象。象徵科技先進的齊柏林飛船,不時在天空盤旋,專程來參加奧運的十幾萬各國觀光客享受貼心餐飲服務的同時,也對雄偉的奧林匹克體育場、井然有序的公共交通和精緻的藝文節目讚嘆不已。
到了夜晚,全城的酒吧和宴會更是笙歌不斷,各國賓客隨著時下最流行的搖擺樂和流行歌曲起舞,戲院公演的歌舞秀節目名稱是《美麗世界》。
才剛成立蓋世太保對付反對派的納粹領袖戈林,此時化身成奢華宴會的主辦人,身著夢幻的白衣討好國際貴賓。連善於煽動仇恨的宣傳部長戈培爾也不甘示弱,邀請客人到河上的小島上享受佳餚和欣賞煙火,並伺機宣揚和平的理念。
然而,奧運舉行的前一年,納粹才剛頒布排猶的紐倫堡法案,毫不掩飾赤裸裸的種族主義。在希爾梅斯勾勒的奧運全景圖中,出現多位不為人知的人物,透過他們悲慘的遭遇和官方的內部文件,我們馬上看穿太平的表象。
原來,納粹怕影響國際觀感,擅長用低級文字煽動對猶太人仇恨的《衝鋒報》,在奧運的前夕忽然不見蹤影。宣傳部主導的帝國媒體會議,每天發布指示,統一全國媒體的報導口徑,以免露出種族歧視的馬腳。
即便對猶太人和同性戀者等少數族群的迫害暫時停止,仍有軍官因為猶太血統走投無路而自殺,也有變裝者因為怕被認出來不敢上街,結果病死在家中。
在媒體視野看不到的城外,政治犯正在集中營內受到慘無人道的虐待,「不歡迎猶太人禁入我們德國森林」的標語依舊存在。作者還在每一篇的開頭附上當日的氣象報告,柏林奧運原來不像里芬斯塔爾的紀錄片《奧林匹克》所呈現的天天是好天氣,而是溼冷且經常下雨,凸顯表裡不一的假象。
運動賽事是凝聚國族認同的最佳手段。柏林的奧林匹克運動場內,民眾的愛國情操和狂熱的領袖崇拜如排山倒海,希特勒的國內外聲望在奧運期間達到最高點,一位來自美國的中年女性甚至忍不住偷親他一下,在國際媒體上造成轟動。
不過,藉由一位美國作家的見聞,和納粹高官在酒酣耳熱之際不經意的透露,偽善的面具逐漸被揭開。
就在奧運開幕的幾個月前,納粹德國才撕毀國際協定,出兵西部的萊茵蘭區,當時各國全都保持沉默,還在接下來的柏林奧運中自以為看到和平的曙光。沒想到,閉幕式投射在夜空的光束一熄滅,向德國人民許諾強國夢的希特勒,隨即宣布擴軍的計畫。
一如戈培爾在日記中寫下的句子:「奧運之後我們將動粗」,那十六天短暫的和平插曲,終究只是用來掩飾征服的野心,納粹在柏林奧運成功騙了全世界。
1938年,德國先後合併奧地利和出兵占領捷克的蘇台德區,緊接著,全國上千座的猶太教堂被縱火和搗毀,全面啟動對猶太人的迫害。1939年9月1日,柏林奧運結束後3年,德國的軍艦向波蘭開火,正式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