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華傳統音樂賞析與審美

明文徵明《仿趙伯驌後赤壁圖》卷(局部)描繪蘇軾與友人遊赤壁的情景,絹本,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維基共享資源)
明文徵明《仿趙伯驌後赤壁圖》卷(局部)描繪蘇軾與友人遊赤壁的情景,絹本,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維基共享資源)

文/仰岳

中國有史以來一直很重視音樂的教育,上古時期的舜帝就命樂官夔用音樂來教導孩子。

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尚書.堯典》

音樂教育是過去君子的六藝之一,可使人培養良好德行,歷代帝王將相、士人普遍都有良好的音樂修養。

「樂之動於內, 使人易道而好良;樂之動於外, 使人溫恭而文雅。」漢 劉向 《說苑.修文》

六藝之御。六藝是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也泛指中國古代高等教育的學科總稱。六藝之御。六藝是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也泛指中國古代高等教育的學科總稱。(維基共享資源)

聆聽德音雅樂可以使人內心平和,昇華人的道德修養,過去聖人做的樂即是效法天地造化萬物之道,順應宇宙的真理,所以本身帶有強大的力量。在上古舜帝在位時期三苗部族興兵作亂,舜帝因此率軍討伐,在戰陣中演奏《韶》樂三日三夜,這優美的天籟之聲讓三苗部族的戾氣被化解於無形,紛紛丟盔棄甲,前來歸順,臣服舜帝。

漢朝建立之初,魯城居民謹守項羽節義,不願投降。漢高祖劉邦為之大怒,親率數十萬大軍征伐,在眾將士準備攻城之際,突然間聽到的是一陣陣悠揚之弦歌。

魯國是至聖先師孔子的故居,保留了上古時期的德音雅樂,這天籟之音讓充滿殺戮之氣的漢軍聽得入神,戰志全消。劉邦只得遣使告知魯人:天下歸漢,項氏已滅,且日後將以魯公之禮葬項羽封項伯等人為列侯,至此魯人才開城出降,強如漢軍也得服於先聖之樂教。

如何賞析中國傳統的德音雅樂呢?

首先要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特性:

中國的音樂如同其他繪畫、雕塑等藝術,普遍不看重技巧,中國歷史上僅有官設的音樂機構,學校教育方面則是以儒家的傳統教育為主流,並無現代西方形式的專業音樂教育及學院,中國傳統音樂注重內在表現,重在演奏者的「意」。

《説文解字》:意,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意」體現在演奏者的人生閱歷及對生命、宇宙的體悟上,通常以語言、文字、歌舞、樂器表現,目的在說明自己的心境。

中國音樂通常是個人獨奏,或與三、五好友彼此吟歌作樂,抒發己志。而歌舞、音樂、詩詞這三種主要作品,往往是在某種聲音或是事件的交織下而產生。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 張繼 〈楓橋夜泊〉

唐朝詩人張繼為了逃避戰亂,路過蘇州見此景有感而發而做此詩:黯淡的月光,伴隨著烏鴉的哀啼、冰冷的風霜,看著寂寥的江邊楓樹,漁家的火光,在這樣孤單而悲傷的深夜,忽然一陣鐘響!這樣的景象和突如其來的聲響,使得整個環境越發顯得空曠、淒涼和悲楚…… 餘韻帶給我們無盡的想像。

「韻,和也。柔和悅耳的聲音,風度,味道。」(《説文解字》)古人們以意及韻賦予了詩歌生命,從詩中的文字描述可以想像當時的場景的韻味,這一切也體現在中國樂器的演奏中:很少以一個音直直的奏出,都是以「韻」來體現。

中國樂器的古琴、琵琶等樂器的虛音,體現出空靈、留白的美感,這是在西方音樂中很難見到的。韓娥唱歌體現的餘音三日不絕的狀態,就是指當時生命律動的型態深深烙印在人心中,餘音不絕,韻味無窮。

民族音樂的審美 

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幾乎與中國歷史同樣悠久,中國境內有五十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及韻味,因此都有著自己獨特風格的音樂。東北地區的秧歌形式詼諧,充滿活力,曲調中高音嗩吶及打擊樂器比重較高;江南地區的音樂曲調較委婉、秀麗,所以琵琶類型的彈撥樂器及二胡這類弦樂器的使用就多些;蒙古地區的音樂有草原的遼闊氣象,氣勢磅礴,節奏自由明快,多用顫音和上滑音,多用其獨特之馬頭琴、胡琴等樂器。

馬頭琴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圖為龍紋馬頭琴。馬頭琴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圖為龍紋馬頭琴。(維基共享資源)

宋朝之後,民族音樂受到戲曲及說唱藝術的影響,再加上元明時期國際及各地區交流更為頻繁,所以民族樂器發展更為多元。

到了明朝之後,拉弦樂器快速崛起,其中二胡此一樂器音色柔和、圓潤,具有極高的抒情效果,配合明清之後地方戲曲、說唱藝術文化的發展,成了民族樂器中的主要旋律樂器。

在民族音樂的審美上,須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歷史背景及樂器特色。許多民族由於地區性較強,未受到中國歷史各朝代主流文化衝擊,至今仍保有上古時期部族流傳下來的民歌、曲調。

二胡。二胡。(Fotolia)

以人聲為貴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貫穿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層面上,包含音樂。德音雅樂順應天地萬物之道及人體五行之理。古時「樂」字等同「藥」字,五音(宮、商、角、徵、羽)對應五臟,音樂與演奏的欣賞是心對心的溝通。

人直接發出的樂聲,不單是最早,也是最直接的音樂形式,而中國音樂一直有著貴人聲(聲樂)的傳統,樂器發出的聲音自古以來也是作為人聲的輔助,在中國音樂的美感中就是以「人」為中心,歷代也一直以人聲為貴。

聲樂的表現最早出現於祭祀中,展現於神的殿堂。漢武帝時期讓男女兒童共七十人一起於甘泉宮歌唱祭祀先靈,歌頌神的偉大,當時常有流星劃過祠壇上的夜空,甚至有神跡出現。

自古敬天信神、修煉文化就貫穿在中國社會各階層中,很多有名的藝術家、樂者都是修煉人。漢武帝之後的東漢時期,佛教與佛樂一同傳入中土,聲樂的發展在此時邁入新局:陳思王曹植在封地魚山聽聞佛樂後,整理經文,作佛樂唱頌之法,其音如鳥於林中嬌聲反囀,美妙無窮。

佛樂是以偈(佛門的詩歌,每偈由四句構成)作為頌詞,歌與讚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有配合樂器,協和音律的要求。 

「東國之歌也,則結韻以成詠;西方之讚也,則作偈以和聲。雖復歌讚為殊,而並以協諧鐘律,符靡宮商,方乃奧妙。」 《高僧傳》

佛樂的弘傳正逢魏晉時期,諸多帝王親身禮佛,民間普遍信仰佛教。這時人們對佛樂不單作為一般音樂鑑賞,而是接受佛法的教化,有帛法橋、支曇籥等高僧們四處傳法,吟唱佛樂教化世人,相伴的樂器也多了木魚、鐘磬等。然而佛法是威嚴的,佛樂也不能只從審美的觀念看待,後人能從歷代的高僧傳記及文學作品中窺其奧妙。

編鐘源於中國的傳統打擊樂器,以青銅鑄成,由不同的鐘依照大小排列,並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圖為西漢青銅鎏金塗銀編鐘六件,江西省考古研究所藏。編鐘源於中國的傳統打擊樂器,以青銅鑄成,由不同的鐘依照大小排列,並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圖為西漢青銅鎏金塗銀編鐘六件,江西省考古研究所藏。(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在佛樂隨佛教弘傳時期,過去單傳的道家也更深入民間普傳。東漢時期道人張道陵創五斗米道,廣收弟子,開啟道家成立宗教形式之先例。魏晉時期嵩山道士寇謙之作《雲中音誦新科經戒》,創道家樂頌法,並以鐘磬、鼓等中國傳統樂器伴奏。道人陸修靜作《步虛詞》,為道家音樂之先聲,宋朝時期《玉音法事》一書收錄五十餘首道家音樂,為其最早之曲譜集。

對於道家音樂之審美、鑑賞多與中國傳統音樂類似,因道家在中國流傳甚久,中國人普遍接觸道家修煉文化,道家音樂也隨著詩、詞、歌、賦流傳。◇

延伸閱讀
天下第三行書:蘇軾《寒食帖》
2017年09月28日 | 7年前
【詩詞欣賞】鹿柴
2016年06月25日 | 8年前
韓信(1) 胸懷大志
2016年07月14日 | 8年前
陽光總在風雨後
2015年07月21日 | 9年前
【妙聯趣話】蘇東坡飲茶題趣聯
2015年06月13日 | 9年前
多情卻被無情惱
2015年04月26日 | 9年前
魂繞清風明月 與古人蘇軾對話
2014年09月01日 | 10年前
成功寶典
2014年04月24日 | 10年前
宜蘭學生受邀「國際彈撥藝術節」
2014年02月11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