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斷手骨反倒勇 防救災成果成為新南向利器
高雄市長陳菊表示,近年來極端氣候引發的災害規模超出歷史經驗,對社會體系、經濟與民眾生命造成重大損失。也因為巨型災害頻繁發生,伴隨複合性災害,因此,如何減災、救災及重建,是各國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她說,地震、水災、颱風、土石流、石化管線、毒化等災害都曾重創過高雄,市府團隊從錯誤及苦難中累積許多寶貴經驗,高雄很樂於與各國防災夥伴分享交流。
本次活動籌辦單位高雄大學「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吳明淏表示,高雄大學自莫拉克颱風災後便協助高市府災害防救幕僚工作,多年來發現,在東南亞國家會遇到的災害種類在高雄都可看見,高雄也從每次災害中快速學習,並立即復原和檢討。值中央推動新南向政策,高雄希望藉此為東南亞國家提供相關服務和經驗分享,也讓東南亞國家思考未來在發展防災產業時,將防災視為商業行為,在輸出的產品創造利基。
國際防災嘉年華兩天的活動豐富多元,室內會場「災害歷史走廊」展示了2012年登革熱、2014年高雄氣爆、2016莫蘭蒂、尼伯特颱風受資情況、統計數據、應變措施等;戶外有難得一見國軍共同陳展的「AAVP7A1兩棲提及運輸車」、「悍馬救護車」、「97式核生化偵檢車」,和水土局保持局的「土石流觀測車」等各式救災車輛。
此外,21日當天,也在援中國小配合強震及時警報系統9:21發布及海嘯警報試放,實地辦理地震引發海嘯的「複合式災害演練」,當地社區居民也將參與疏散和收容安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