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幸福食物銀行 搭起社會愛的橋梁

台東幸福食物銀行鼓勵孩子珍惜食物不浪費。(台東食物銀行提供)
台東幸福食物銀行鼓勵孩子珍惜食物不浪費。(台東食物銀行提供)

【記者龍芳/台東報導】

夏天颱風季節,有次一周內接連來了兩個颱風,當大家都忙著躲風避雨的時候,台東豐榮路小藍屋裡幸福食物銀行的志工們,卻頂著風雨忙著搬運食品,設法送到台東山海各角落,保證各地弱勢家庭無斷炊之虞。

台東幸福食物銀行是由台灣基督教福利會、台灣安心家庭關懷協會和橫山行善團聯手打造的物資分享平台,連結各方的愛心資源轉送給需要的家庭和民眾,讓大家一起分享物資、一起惜福。

基督教福利會的專員高馨儀和安心協會的秘書藍盈琪,是幸福食物銀行的「神力女超人」,重達30公斤的米,兩個秀氣的大女生也是一聲不吭就扛上肩,直接送上貨車。固定志工群還包括橫山行善團的督導王泰捷,以及看到訊息主動趕來幫忙的大小志工,大家心手相連,一起默默助人。

颱風過後,幸福食物銀行對環境受損的弱勢家庭,還會安排房屋修繕清潔等服務。剛上高一的林宥霄,去年尼伯特颱風把家屋吹垮了,幸好志工們幫忙整修出比原來更好的家屋,他也成為幸福食物銀行的長期志工。

受助者有人以當志工回饋,有人則送來自家產品,包括自種的蔬果,手做麵包,後來再加上兩家大賣場每天提供仍可使用的即期品,回饋物資不斷湧入,幸福食物銀行的愛心鏈也越來越擴大。

台東幸福食物銀行臉書上有張照片,阿嬤揹著小孫子,田裡工作結束後趕到食物銀行在關山的據點,接受生活物資的協助。高馨儀說,「希望能幫助阿嬤在養育的路上稍事喘息,除了物資,其中還有點點滴滴的關愛!」

搶救食物 全民惜福

長期推廣續食惜福理念的高馨儀說,「根據衛生署和全國食物銀行的統計,台灣一年浪費的蔬果麵包,如果分給全國低收入戶的小孩,可以吃20年。全台灣一年丟掉的所有食物,可以達22座的台北101大樓這麼高。」這麼嚇人的數字,但是一般人卻沒感覺 。

於是,高馨儀找到安心協會,以安心的小藍屋做據點,聯手建立台東幸福食物銀行。「各種食品包括味精醬油,有些標籤剩3個月到期,轉發許多家庭一起分享,就不會浪費,也減少許多垃圾。」

「鮮食的搶救難度比較高,有些格外品,外觀不好看,廠商不會採購,但其實它的營養價值是一樣的。」高馨儀建議,民眾觀念也要改變,「標籤無法代替食安,對食物不迷信外觀或依賴標籤 ,最好自己透過眼睛雙手去檢查判斷。」她說,「香蕉等食物外觀不漂亮,但對安心課輔班孩子,是很好的食物。有些協會還會製作成精緻的點心。」

續食行動也推廣到社區民眾,「像昨日收到兩麻袋的地瓜 ,會公告請社區一起分享,剛開始有些民眾會不好意思,後來改變觀念,一起來惜物惜福。」 高馨儀說,資源不只是給安心協會,也會跟每間社福單位和社區民眾一起使用。

續食教育 有溫度的付出和分享

暑假許多課輔班沒有經費,食物銀行便提供物資,「老師會帶著孩子一起洗菜,大家分工合力做出餐點,每個人都吃的津津有味。」藍盈琪強調,「過程中推廣續食食材惜福概念,孩子從實際接觸中,了解食物的原貌、來源和使用方式,會更懂得珍惜。」

安心辦的戶外探索課程也會加入惜物惜福教育,藍盈琪形容「孩子精力旺盛,帶他們去溯溪攀岩時,他們不但自己背食物上山,也會一起煮食,過程中學會互助合作,也同時學習到分享和環保。」

幸福食物銀行也向社會各界宣導食物的生命教育課題,「老師們會領軍前來參訪小藍屋,我們就在食物銀行裡準備了一場續食饗宴與孩子們分享,說明續食計畫的現況,鼓勵孩子多吃蔬果,減少食物的浪費,珍惜環境資源。」藍盈琪說,也有家庭來參與,最小志工5歲,週末會跟著爸媽來食物銀行協助整理蔬果。

弱勢家庭更是幸福食物銀行照顧的重點,藍盈琪提到,「有個家庭因為媽媽長時間在外工作,妹妹10個月大開始,就由哥哥一手照顧,媽媽工作時,兄妹們獨自待在家,肚子餓了,常常白麵條加調味料拌一拌就是一餐。」

「在台東有些弱勢孩童,因為家庭的困境,讓他們無法穩定就學,或因為飲食的匱乏,造成成長所需的營養不足。」安心協會執行長洪宗楷強調,「食物銀行提供生活所需,希望能協助這些家庭的孩童健康穩定地成長。」

社區蔬果冰箱  讓愛分享流轉

台東幸福食物銀行在8月正式成立了「社區蔬果冰箱」,每天隨著蔬果分享佈告欄網路平台「叮咚叮咚...」的公告鈴聲響起,民眾就知道今天有哪些蔬果等著找到新主人,需要者可自備環保袋來小藍屋自取。洪宗楷說,社區蔬果冰箱5月開始試營運,短短3個月已經搶救了約6噸的食物,服務超過1萬人次。

社區蔬果冰箱現有三台,都是民眾捐贈,其中一台是早餐店結束營業閒置的大冰箱,在這裡被賦予新任務,成了食物轉運站。高馨儀說,「目前食物以蔬果、麵包等為主,主要合作單位為家樂福及大潤發,經過大賣場專業人員辨識可以食用後,交由食物銀行轉送給需要的民眾。」

「為什麼叫社區冰箱呢?」高馨儀強調它不走救濟概念,而是希望成為社區的食物交換站,讓有需要的民眾能索取,吃不完的食物也能放在冰箱,供其他有需要的民眾領取,藉由公開分享,讓可食用的食物不浪費,惜物惜福的同時還兼顧環保。

洪宗楷希望幸福食物銀行的社區冰箱可作為旗艦店,「未來各部落社區和學校都可複製此模式,成立各分據點,讓食物充分流通不浪費。」高馨儀強調,「社區冰箱據點僅需一台冰箱、2個貨架就能成立,平時是社區冰箱,發生天災時就是熱食站或社服資源彙整中心。」

小藍屋裡,儘管每一天從早到晚都有忙不完的事,但卻能井然有序又充滿關愛。來自各方的志工,真誠有禮,大家無私的協力付出。藍盈琪說,「這是把愛找回來、並讓愛發生的過程。」社區民眾方女士感動表示,「這裡就像個大家庭,人與人之間傳統的互助關愛在這裡重現,並且不停地流轉,又傳遞出去,現代社會正需要回復這樣的精神與力量。」

延伸閱讀
國慶煙火試放 台東民眾搶先看
2017年09月11日 | 6年前
台東休旅車撞客運 2人不治6人輕傷
2017年09月11日 | 6年前
南迴鐵路施工 6日起夜間公路替運
2017年09月05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