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心二千年望良緣 七夕乞巧丟巧針

頤和園長廊彩繪:牛郎織女鵲橋會。(維基百科)
頤和園長廊彩繪:牛郎織女鵲橋會。(維基百科)

文/容乃加

從古至今,良人美眷的夢想在人間男兒、女兒的心中直是起伏,旋蕩,一直與月兒相伴爍爍銀光泛。七夕特別是屬於女子的節夕,古來有女兒節之稱。欣逢七夕之節,更是讓女子們乞求良緣降臨的心願兒伴河漢,通霄無止盡。

西漢乞巧 穿七孔針

在 《西京雜記》記載的漢朝記事中,就有七月七日穿七孔針的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開襟樓也稱開襟閣,是漢朝後宮掖庭內后妃的樓閣。一般都傳說《西京雜記》的這段記載是女子在七夕「乞巧」的源起。為何穿「七孔針」?雜記中未有提及, 「七月七日七孔針」,連三七,是否和「五月五日午時水」一樣,巧連環數字內蘊奇數機巧?

古代女子的針黹活兒是最常見的女紅,針眼細小自不待言,所以能快速連「穿七孔針」不是「巧兒」又是什麼呢?在微弱月光下,針孔極細,又受風的影響,不易穿過。順利用五色線連穿七孔針的人,其眼力好靈巧更不在話下。

七夕乞巧尋良緣,中國文化上下二千年中華女兒們共同的心願。(明代《乞巧圖》,仇英,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七夕乞巧尋良緣,中國文化上下二千年中華女兒們共同的心願。(明代《乞巧圖》,仇英,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南北朝七夕乞巧 喜子蜘蛛應巧

《西京雜記》所載並沒有說到月下穿針,到了南北朝時代的民俗文獻中,就有記載婦女在七夕夜裡穿七孔針以乞巧。還興起了小蜘蛛網絲「應巧」的習俗。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敘述:「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所說的「喜子」即指一種小蜘蛛。

唐代七夕乞巧 針絲配成雙

唐代對七夕的情感深濃,從詩聖到庶民都普遍霑濡七夕情志。據說在《全唐詩》中唐人詩歌以「七夕、乞巧」為內容的詩歌就有38首,還有3首詩題目直接帶有「乞巧」二字。唐代詩人林傑有一首以〈乞巧〉為題的七絕,詩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好個「穿盡紅絲幾萬條」反映了萬家萬戶女兒心望良人的殷殷切切。

針和絲配成雙,針無絲就成不了女紅。在七夕穿針乞巧時找來蜘蛛兒吐絲配成雙,好個順理成章。有的唐詩中,也反映了這種延續自南北朝的習俗,在瓜果、花上乞蜘蛛絲,當時這種得巧的習俗應該相當普遍了。

看詩聖杜甫的五言長律〈牽牛織女〉中敘及乞蜘蛛絲的風俗,寄敘未嫁女的憂心忡忡:

曝衣遍天下,曳月颺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鬱忡忡。

李商隱〈辛未七夕〉一詩,也寫入「與蜘蛛乞巧絲」的風俗,從人間到天上的追索,反映人間對愛情濃濃的期待: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劉言史(約西元742-813年)的〈七夕歌〉詩也是「乞得蜘蛛絲」風俗的寫照,反映唐人的風俗:

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宋元七夕風俗續晉唐

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臨安的「七夕」民俗,延續了南北朝、唐朝的風尚,得巧絲的遊戲更進一層,當時人把喜子放到盒子裡,盒子也講究。看李孟元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七夕景象:

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彩樓於庭,謂之「乞巧樓」。⋯⋯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南宋和北宋的七夕乞巧風俗非常。南宋《夢梁錄》紀載的七夕,富貴之家家中女兒瞻北斗星列拜後,對著女宿和牛宿乞巧。有的會取來小蜘蛛,以金銀小盒兒裝著,明早觀看小蜘蛛結出的網絲是否圓圓正正的,若是就「得巧」。當時還用那金銀小盒兒來裝小蜘蛛,更是重視巧緣了。

元初南宋遺老所著的《武林舊事》,描繪南宋末期臨安城的七夕風俗也是一樣:「婦人女子,至夜對月穿針。…及以小蜘蛛貯盒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少。」這時「得巧」還進一步觀察網絲多不多、巧多巧少。

南宋 趙伯駒《漢宮圖》冊頁。描寫漢宮七夕故事,宮娥彩女們登上開襟樓乞巧習俗。(維基百科)南宋 趙伯駒《漢宮圖》冊頁。描寫漢宮七夕故事,宮娥彩女們登上開襟樓乞巧習俗。(維基百科)


可見七夕「乞巧」和 「得巧」的風俗習尚,從北宋流傳至南宋末代,盛而未偃。

元代的歲時記《歲華紀麗譜》記載七月七日七夕景況,述及觀夜市買備乞巧之物:「七月七日,⋯⋯暮登寺門樓,觀錦江夜市,乞巧之物皆備焉。」

明清七夕 盛行卜巧遊戲

步入明朝以後,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轉變,民俗風尚改變也比較大。從南北朝歷經唐代到宋元在七夕玩「得巧」的風俗漸漸不見了,變成「丟巧針」卜巧遊戲盛行。清代道光年間蘇州文士顧祿在他的著作《清嘉錄》中記述蘇州及附近地區的節令習俗,提到「以線刺針孔」、「視盤中蜘蛛含絲」等這些吳中舊俗「今俗皆廢」。也就是在他著書時已經看不到了。

明代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明代燕京都城女子在七夕時以針玩「卜巧」遊戲。就是在七夕當天用椀裝水放到太陽下曝曬,然後卜巧女子持小針浮水面上,接著觀看水下針影,看看針影是否散如花、動如雲、或細如線、粗如椎?如果依然如針狀直直一根就是不巧。明末劉侗《帝京景物略》載錄這種遊戲叫「丟巧針」。

清乾隆年間潘榮陛作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京城北平七月朔至七夕間,年輕女子卜巧的作法,和明萬曆年間是一樣的。

顧祿在《清嘉錄》中說蘇州地方稱這種卜巧遊戲為「巧36」。也有人說這是古代穿針的遺俗。蘇州人是在七日前夕用杯盤盛水放在月下,放到了隔天日曬後,觀水面形成一層薄膜才丟巧針。另外他們講究杯盤中的水是「鴛鴦水」(混合日間和夜間取的水合成)。可見這清代蘇州一地更是講究「丟巧針」的陰陽和合了,這不也是象徵婚姻良緣的和合美滿嗎?

七夕何夕上下二千年 巧絲針情恩愛義合

在中國文化所及之處,七夕一到,不經意就浮上人心海的就是象徵永生不渝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縱然從漢走下南北朝歷經唐宋走過元明清,迄今二千年過去了,風俗習尚演遞轉變著,然而在中國文化所及之處,仍有瞻拜織女牛郎乞巧的習俗,對於堅貞的愛情、婚姻良緣還是一樣的認同。

七夕乞巧節,就在中國廣大原鄉的某處,從女兒身轉來的老人家們遞給下一代女兒們一縷絲、一枚針;女兒們在七夕的光影中敏捷穿過紅絲幾多縷,針絲之間穿引的是靈巧和慧心。這靈巧、這慧心將是未來的家庭欣喜的希望和堅穩走過磨煉的力量。而中國文化就通過七夕、通過織女牛郎、通過乞巧卜巧的民俗風尚,浪漫傳遞給民族下一代希望和力量:巧由思(絲)、情以貞(針)的希望,愛以恩、婚尚義的力量。

延伸閱讀
七夕情人節 相約新北新月橋
2016年08月08日 | 8年前
七夕浪漫傳說
2015年07月31日 | 9年前
七夕之際 何處覓溫柔
2015年08月08日 | 9年前
日韓美妝品 七夕情人節搶商機
2015年08月13日 | 9年前
【圖組】平成osaka天の川伝説
2015年07月08日 | 9年前
秋紅谷商圈 50店家推七夕浪漫夜
2014年07月31日 | 10年前
愛戀七夕 愛之語為感情加分
2014年07月24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