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中醫治療觀
編者按:
肺結核自古以來,一直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傳染病,在中國古代稱之為「虛癆」,歐洲則古稱「白色瘟疫」。目前在全球,更是僅次於愛滋病的第二大傳染病,到底肺結核要如何有效地預防及控制呢?
肺結核的歷史悠久,在台灣也一直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而台灣每年的新發現病例仍維持在1萬3千人,這代表結核病的傳染在台灣依然是公共衛生的一大課題。
1950年代,抗結核藥物的陸續發現,才使得結核病的死亡率大為降低,治癒率達90%以上,但是抗藥性肺結核的興起、服用肺結核藥物的副作用多,又使得中藥在治療上有用武之地。
現代中醫師們認為,結核病的病因有二:結核菌感染和正氣虛弱。結核菌是結核病的病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氣血不足、陰精耗損,是結核菌入侵和發病的誘因。
中醫如何治療結核病主要從以下方面下手:
扶正補虛:扶正補虛的目的是要抗結核菌。補虛需分肺虛、脾虛、腎虛,再分陰陽氣血不足,緩圖為治。
辨證分型施治:中醫強調體質學說,每人先天的稟賦不同,感受到的結核菌也有不同表現形式,依照中醫的望聞問切,可以分出不同的證型,選用不同的方藥來治療。
治療肺結核的辯證分型
| 類型 | 症狀 | 可用方藥(僅供參考) | 
| 肺陰虛型 | 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胸部隱痛,納差乏力,潮熱盜汗,口乾咽噪,大便乾結,舌苔薄黃,脈細數。 | 百合固金湯加減 | 
| 陰虛火旺型 | 咳嗽痰粘,兩顴潮紅,午後熱甚,心煩不寐,夢多盜汗,耳鳴腰酸,喘咳痰黃,大便秘結,舌質紅絳,脈弦細數。 | 秦艽鱉甲散合一貫煎加減 | 
| 濕熱襲肺型 | 咳嗽痰多色黃,或痰中帶血,頭痛身倦,發熱夜甚,脘腹脹悶,大便溏垢,舌苔黃膩,脈弦滑數。 | 白頭翁湯加減 | 
| 氣陰兩虛型 | 神疲乏力,氣短聲低,午後低熱,自汗盜汗,舌淡紅,脈弱細。 | 生脈散合清燥救肺湯加減 | 
飲食調理
中醫常說:「三分治療,七分調養。」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飲食調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建議患者需酌情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如:瘦肉、蛋類、乳品等。另外,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也應多食用,例如:骨頭湯、豆類、小魚乾等。在製作膳食時,除了要清淡、容易消化外,也需做到色、香、味俱全,以增進食慾。能抑制結核菌的食物也很重要,例如:大蒜、白果、百部、馬齒莧、南瓜藤、夏枯草、敗醬草等。
肺結核屬於一種慢性病,生活起居以及運動也是相當重要,早睡早起、每天維持適量的運動、多呼吸新鮮空氣、多晒晒太陽,氣功鍛鍊以及靜坐都有益於疾病的痊癒。◇
(本文作者為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