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孔覬 火燒「官倒品」
孔覬(音同「繼」),字思遠,會稽山陰人。他是南北朝時期宋國的一位非常清廉、儉約的官員,他從來不計較生活上的貧富,而且常常以廉政為己任。因此雖然為官多年,但日子過得十分清貧,穿的衣服和用的物品都十分粗劣、簡陋,即使遇到一些奇珍異寶,他也不予理會、不為所動。
孔覬的弟弟和堂弟在外地當官,利用職務之便置辦了一些財物,準備拿回家倒賣賺價差,即所謂的「官倒」。
有一年,這兩個弟弟請假回家,乘船路過孔覬任職的地方。孔覬到岸邊迎接他們時,見到河裡有十幾艘船隻並排停泊,上面都裝滿了錦絹、紙張、竹蓆之類的貨物。
孔覬尋思:「弟弟回家探親,運載這麼多東西幹什麼?」他裝作高興的樣子問兩個弟弟:「弄這些貨物有什麼用途?」弟弟如實告訴他:「把這些物品帶回去賣,可以賺不少錢。」了解實情後,孔覬說:「我現在生活很貧困,非常需要這些東西,你們就給我留下吧!」他下令叫人把船上的東西全部搬到了岸上。
之後,他非常嚴肅地對弟弟們說:「你們這麼做,有愧於當官的職責、身分!怎麼能藉回家的機會,做起商人的勾當呢?」說罷,就叫人把這些東西燒掉,兩個弟弟苦苦哀求也不行,直到全部貨品燒光了,他才離開。從此以後,他的兩個弟弟也知道自律了。
大明八年,孔覬到朝中擔任司徒左長史。當時他的弟弟孔道存接替了他原來所任的江夏內史職務。
有一年,陝西以東的地方發生了大旱,京城的米價日趨上漲,買一斗米要價一百多塊錢。孔道存考量到兄長人在京城,糧食一定很緊張,於是就派人送五百斛米(古代以十斗為一斛)去給孔覬。
孔覬看到這些米後,非常不高興地對來人說:「我在江夏住了三年,在離開那裡的時候,連路上吃的糧食都沒有帶。二弟到那裡還沒有多長時間,哪來這麼多的米呢?這些米我一粒也不要,你運回去吧!」他又囑咐說:「現在糧食緊缺,你們都要愛惜糧食!千萬不要發生餓死人的事。」
前來送米的人為難地說:「自古以來,還沒有載著米往上游去的。目前京城的米價這麼高,請在這裡卸下、賣掉吧!」但是孔覬一臉怒色,堅決不答應。來人沒有辦法,只好原封不動地把米又運了回去。(事據清朝《淵鑑類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