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呈現歷史 《敦克爾克大行動》鼓舞人心

劇情採用海、陸、空三條不同的故事線。(華納兄弟公司提供)
劇情採用海、陸、空三條不同的故事線。(華納兄弟公司提供)

文/蔡宜霖

「敦克爾克大撤退」是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轉捩點之一。1940年時,約40萬以英軍為主的同盟國軍隊被德軍圍困在敦克爾克這個海岸城鎮,面臨將被殲滅或被迫投降的絕境,但在英國軍民的同心協力下,最終有35萬人逃過一劫。今年的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則是這一事件首次被搬上銀幕。

本片在敘事上三大視角不斷交錯:被圍困在海岸邊的英軍士兵,掩護撤退行動的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以及參與救援行動的英國民眾。三大面向在片中環環相扣,也從不同角度推進劇情,給觀眾一個多元的觀賞體驗。

電影的劇本也相當精實,幾乎未做任何背景交代就進入正題,將觀眾直接帶到故事的舞台——敦克爾克。片中幾乎找不到任何多餘的情節,許多看似不起眼的設計,觀衆如用心體會,都能發現其存在意義。

「敦克爾克精神」強調的是團結一心的力量。「敦克爾克精神」強調的是團結一心的力量。(華納兄弟公司提供)

有別於一般的戰爭片多半有個顯眼的主角、也會以各種方式突顯其英勇,《敦克爾克大行動》頂多只有戲份較多的角色,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群配角共同撐起整個故事。劇情中也沒有任何政軍高層運籌帷幄、分析形勢的情節,片中的高級指揮官最多只到陸軍上校、海軍艦長這個等級。可以說,本片儘量從芸芸眾生視角出發來演繹整個故事,以戰爭片來說,頗讓人耳目一新。

受限於當時的德國陸軍圍而不攻,地面作戰在片中基本難覓蹤影,戰鬥場面主要體現在德軍轟炸機的轟炸,以及英德兩國空軍的對決。精彩而寫實的空戰自然是該片一大看點,絕對能滿足軍事迷的期待;不過,本片對於戰鬥的規模有刻意壓縮,登場的英軍戰機與德軍戰機基本上都不出過十架,因此也少了些大氣魄,算是美中不足。

主角菲昂懷海德表示:「上方有噴火式戰鬥機、海上有大型驅逐艦,沙灘上有數以千計的人,四面八方都有爆炸聲傳來,簡直就像置身在真正的戰場。」主角菲昂懷海德表示:「上方有噴火式戰鬥機、海上有大型驅逐艦,沙灘上有數以千計的人,四面八方都有爆炸聲傳來,簡直就像置身在真正的戰場。」(華納兄弟公司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戰爭片有兩種形式,一種為同時呈現雙方視角,如《珍珠港》(Pearl Harbor)、《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等,一種則只呈現一方視角,如《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等。《敦克爾克大行動》為了讓觀眾更容易融入當時受困英軍的心境,採用了後者,片中完全看不到德國人的面向,無從得知德國陸軍何時會全速向敦克爾克挺進,因而成功營造出了一種壓迫感。

歷史上的英國人雖達成了一個「不可能任務」,但同盟國軍隊也未能100%全身而退。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對於結局的安排也尊重真實歷史,在大救援鼓舞人心的同時,幾位主要角色中也有人最終未能脫身,被德軍俘虜。美滿與缺憾並存,可以說為《敦克爾克大行動》安排了恰到好處的休止符。◇


國際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重現二戰關鍵撤退戰役。國際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重現二戰關鍵撤退戰役。(華納兄弟公司提供)
延伸閱讀
金瀾:觀看電影《敦克爾克》隨想
2017年08月06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