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穩定委員會成立 分析:監管升級
中共金融工作會議日前落幕,被稱為規格超過以往;金融工作會議被業界稱為金融政策的風向標,此次金融會議恰逢臨近北戴河會議和「十九大」,而且規格較之前更高,其背景是金融風險上升之時,引發關注。
中國經濟學者盛松成分析表示,此次金融工作會議釋放出兩個信號,包括定調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以及為防風險而升級金融監管。
經濟界普遍認為,金融與實體經濟本應是彼此依託的,但是中國金融長期與實體經濟脫節。中國經濟學者阮健弘曾表示,中國經濟的槓桿率上升、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下降,這就說明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金融以錢炒錢,令金融和實體經濟都受到阻礙。
香港《經濟日報》7月17日引述分析表示,過去的寬鬆貨幣政策令大量資金流入股市和房市等資本市場,導致資產價格上漲,同時增加了資本市場風險和金融風險。
本次金融會議宣布成立的「金融穩定委員會」,分析認為,是針對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各自為政的問題,是監管升級的信號。
公開資料顯示,在此次金融會議之前的5年間,中國股市、銀行業和保險業都出現很大風波,比如2015年夏季股災被定性為「經濟政變」,保險資金大量流入股市、房地產市場和影子銀行,銀行系統對國企和房地產存在巨額債務並有違約風險,房地產泡沫膨脹等。
針對中國實體經濟情況和金融領域風險,市場有觀點認為,中共體制下國有企業獨大及其行業壟斷行為、中共土地公有制催生的土地財政等諸多問題,造成利潤遠高於國企的民營企業發展受阻、股市充斥劣質上市公司令股市極易大幅波動,巨額債務令銀行業壞帳風險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