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債危機浮現 習推地方債終身問責
在7月14日至15日的第五次中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當局再次點名地方政府,此次特別對地方債的責任和地方政府權責問題作出定調,突顯當前中國存在金融高風險,以及中央與地方之間仍存在權鬥。
這次金融工作會議上,地方政府的問題再次被特別提到,包括地方政府債務,以及地方權責問題,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債務方面首次定調「終身問責制」。這也是繼去年以來,習近平多次公開提及地方政府問題之後,對相關事務做出定調。
會議上,針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習近平指出要「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倒查責任。」業界分析,這意味著部分官員個人即使離職,也將被追責,主要是針對過去地方官員任職時大搞借貸投資,追求政績,積累了大量債務的情況,也突顯出中共地方債的危機。
定調中央、地方各自權責
這次金融工作會議上,習當局再次對地方政府喊話,要按照中央的統一規則,並定調中央和地方的權責範圍。這是當局自去年以來至少第四次公開對地方政府喊話。去年12月分的中央經濟會議上,習近平用「必須執行」和「必須落實」中央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及其官員。
北京時局觀察員華頗表示,這是習近平對地方的一個警告,說明中央和地方的經濟政策發生了矛盾和衝突,比如房地產市場和產能過剩方面,地方政府為了自身利益,仍然存在抵制調控和去產能的現象。去年下半年,中國還出現「地方政府『軟對抗』」的說法,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華頗分析,中國的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生綁架了中央的經濟政策,不限制就瘋漲,限制就死氣沉沉。
台灣學者戴肇洋曾在〈中國大陸地方債務危機之研究〉一文中提到,從上世紀80年代末之後,中共地方政府債務大量增加,近30年來存在盲目融資舉債和投資氾濫的問題,包括房地產、基礎建設、國有企業等。
其嚴重後果包括,銀行向地方政府大量借出資金後,未評估未來償還能力,如今面臨違約和銀行壞帳風險,在刺激經濟的虛名下,每一任期官員都將債務留給下一任期,導致地方債難降;地方政府依靠高價出售土地使用權還債,又令地價房價高漲,房地產泡沫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