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專家李傑回台剖析 大數據何用?

知名工業大數據專家李傑16日與台灣產業CEO分享如何從大數據誕生服務創新(工研院提供)
知名工業大數據專家李傑16日與台灣產業CEO分享如何從大數據誕生服務創新(工研院提供)

【記者謝平平/台中報導】

大數據在這幾年到處都見得到,但其具體內容究竟為何?工研院特別邀請知名工業大數據專家李傑返台與產業CEO對談。李傑表示,收集分析大數據的最後目的是要提供客戶進一步的服務。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特別邀請美國白宮物理顧問、辛辛那提大學教授李傑與CEO分享「雲端工業智能對機械產業之機會與挑戰。」李傑表示,過去工藝最厲害的就是日本、德國,一個有37年經驗的師傅可以斷定一個在轉動的軸承有哪些問題?但當師傅退休後,經驗承傳也消失了。

李傑表示,未來的工具機產業要發展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以37年老師傅為例,透過機器學習,可以在1分鐘內找到問題,「大數據讓人更聰明,AI則讓數據更聰明。」

2011年,中船因為韓國要製造智能船舶,特地派人來找李傑,希望能知道如和與之抗衡,「你要怎麼幫客戶省錢?」一艘船舶耗油佔有成本4%,李傑告訴中船,工業大數據可以監控海浪,讓船改變角度,「最好的船可以省下0.7%,我們可以省下6%,七年後又可以買一條新船。」

李傑表示,以後不是賣物品、不是建構一個平台,讓大家去用,而是賣可以幫客戶省錢的服務,是知識的價值。大數據的分析最終目標是要能產生知識的數據,提供更進一步的服務,而非只是分析資料。

工研院IEK主任蘇孟宗表示,製造業過去打下了台灣的經濟根基,但在面對全球製造業在地化與須針對使用者建構服務趨勢,台灣未來如何突圍?「國家隊加乘國際隊」就是一個好方法。勤業眾信副總經理溫紹群、工研院智慧機械中心主任陳來勝也都在座聆聽,這場智慧化時代的商業模式如何轉型。

延伸閱讀
美濃山腳下 水蓮變身再出發
2017年01月06日 | 8年前
授證5新科工研院士 總統聽取建言
2016年11月01日 | 8年前
打造高科技走廊 竹市推智慧城市
2016年06月20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