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問題難解 挑戰下任法國總統

(左起)法國總統候選人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與雷朋(Marine Le Pen)。(AFP)
(左起)法國總統候選人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與雷朋(Marine Le Pen)。(AFP)

文/記者黃捷瑄

在法國大選的激烈競爭中,候選人的歐盟、移民、反恐政見受到高度關注,然而歸根究柢,它們背後有盤根錯節的經濟脈絡支撐。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競選名言「笨蛋,問題在經濟!」也適用於本次法國選舉。

昨(7)日的決選之後,不論是親歐盟候選人馬克宏,或是反全球化的民族陣線候選人瑪琳.雷朋入主愛麗舍宮,新總統的改革都將面臨經濟成長停滯、高失業率、既得利益者拒絕改變的結構性問題。

高生產力的假象

法國經濟總體而言是高生活水平、高生產力,但有持續的問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其中特別突出的是失業率,法國的失業率高達10.1%,大約有300萬人想要工作卻找不到工作。

法國是歐元區僅次於德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其失業率略高於歐盟平均,雖然不是歐盟最糟的,但是德國失業率不到4%、荷蘭及英國也只在5%上下。與這個問題連帶的是經濟成長停滯,最新的數據顯示,法國2017年第一季的成長率只有0.3%。

法國的勞工生產力,即每個勞工的效率指標很高。在好的方面,這來自法國有高技能的管理人員及工程師、基礎設施,例如運輪及能源系統非常好。但它也反映出僱用人員的高成本。如果企業不想僱用低技術的工人,因為僱人的成本很高,企業主傾向投資設備或軟體,這使得其平均生產力較高。

保護勞工與促進投資失衡

BBC報導,也許有人認為,隨著歐元區從衰退中復甦,失業問題會改善,不過多數預測是悲觀的。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肇因於「根深柢固的結構性僵化」,法國的失業率很難低於8.5%。在嚴格的勞動法規下,法國的勞動市場缺乏適應環境的彈性,很難吸引雇主聘用新員工或投資。例如「稅楔」(tax wedge,即員工拿回家的錢及雇主花費之間的差距)相對較高。

此外,法令規定每週工作時數為35個小時,法國沒有禁止加班,但這是發加班費的門檻。反對者認為,這增加雇主的負擔;支持者說,這是保護勞工,而且鼓勵雇主多僱人力。

雇主認為需要解僱勞工時,會有一段很長、而且不確定的程序。當然,保護勞工免於不公平及任意解僱是需要的,但許多勞工市場專家確實認為這件事在法國失衡了,已成為雇主聘用新人的阻礙。在法國,取得失業津貼相對容易,而且IMF分析,其教育系統未能跟得上雇主所需的技能改變。

法規及稅制的特性影響了法國公司的規模,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專家布蘭特(Nicola Brandt)對BBC說,這已造成「門檻效應」,當一個公司有50名或更多員工的時候,規定就會啟動,阻止其成長。法國相對來說缺少中型公司,這與「中型企業」被視為德國經濟的中流砥柱出現強烈對比。

政府借錢容易 債務風險高

「政府財政是法國的惡夢」,BBC報導,法國政府借錢的成本並不高,一項普遍使用的指標是十年期國債的殖利率,法國的長期國債的殖利率低於1%(數字越小表示越受市場歡迎),這比其他有債務壓力的歐元區國家,如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希臘都低。法國財政部其他較短期的債券甚至是負利率,也就是投資人要給國家利息。簡言之,法國很容易從市場上借到錢。

但是法國政府的債務負擔相對來說很高,接近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法國債務本世紀初還不到60%,但在之後爆增。IMF曾警告,如果出現經濟成長遠低於預期等狀況,其財政動態或「脫軌」。如果其經濟成長虛弱,導致稅收減少,其債務負擔會迅速上升。

此外,法國財務的另一特點是,公部門支出占了預算的最大部分。去(2016)年的政府部門的支出占GDP的56.5%,在所有發達國家占比最高。其好處是高水準的公共服務,但這也意謂著法國民眾得付很多的稅。

貨幣競爭力的抉擇

這個世紀標示法國經濟生活的特徵之一是使用歐元為貨幣。雖然法國債務水準高、經濟成長相對低迷,但法國沒有捲入2010年代初期的歐元金融風暴,但一些評論人士懷疑這個情況是否會改變。

BBC報導,法國的確在競爭力上有問題,這反映在出口表現及「單位勞力成本」(即每單位生產力所需的僱用勞工成本)。理論上,缺乏獨立貨幣剝奪了法國恢復競爭力的手段,貨幣貶值有時可以拿回競爭力。但是法國有3/4的民眾不想放棄歐元,主因是擔心退休金縮水。換句話說,在法國人心裡,獨立貨幣從來不是改善經濟的優先選項。◇

延伸閱讀
法國大選 雷朋被控演說詞抄襲
2017年05月02日 | 7年前
法國三大總統候選人的經濟主張
2017年03月06日 | 7年前
法大選結果 民眾看外媒才知
2012年04月19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