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機為轉機 ──窗簾大王郭麒麟

文/孫幗英

「時機不會永遠好,也不會永遠壞,如何突破困境,只要動動腦。危機就是轉機,如果一切都順順的,就不會想轉變,也不會有進步。」雖然只有小學學歷,隆美窗簾負責人郭麒麟向來喜歡閱讀、思考、研究,用最從容的心態突破困境,化危機為轉機。

郭麒麟於1945年出生在台南市灣裡的一個貧寒家庭,身為長子所以必須協助扛起家庭經濟重擔。小學畢業後,即追隨父親從台南傳統布市小販做起,與弟弟郭振隆一起白手起家,歷經卅餘年打拚奮鬥,從一位騎著腳踏車沿街叫賣布匹的小販,到如今已為年營業額7億的企業大老闆,全國直營門市店已超過100家,員工約500人。 問到其成功之道,郭麒麟說:「除了認真、勤懇,最重要是用心和找對方法。」

1976年,31歲的郭麒麟,在台南國華街上有了第一家固定的店面 「隆美布行」,業績快速成長,4年後,第3家分店設於高雄市五福路,自此正式成立「隆美布料股份有限公司」。爾後,如雨後春筍般,各縣市紛紛成立連鎖店。 「隆美布料公司」是台灣唯一以企業經營方式零售布料的商家。鼎盛時期,全台共有11家分店,其中以台中市的分店10層數,每樓100坪,來自國內外各種高級布料、織品應有盡有,堪稱東亞最大的布料百貨公司。

「隆美布料公司」在業界風光領航約10年。後來由於成衣業發達,民眾自己剪布製衣的工錢相對昂貴,加上來自大陸、越南、泰國的布料成本低,高價進口的歐、美、日、義布料失去生存的空間,致使零售布的市場開始步入黃昏。郭麒麟提早意識到「隆美不轉型,就沒法生存」的危機。

當零售布的生意普遍在萎縮時,台中布料百貨公司賣的窗簾布卻在逆勢成長。郭麒麟發現:「窗簾的需求量和國民所得的提高有關。人們生活富裕了,由於購屋裝潢的需求,連帶著窗簾的需求量也相對增加。」於是,隆美旗下的零售布連鎖店從11家收到只剩6家,且都兼賣窗簾。「有自己特殊的優點,才會爭取到客人的認同。」逐步轉型穩定下來之後,「隆美窗簾」每年以約10家的速度擴充,目前全台共有92家隆美窗簾店面。

郭麒麟從雜誌得知,許多過敏是由灰塵引起的,而窗廉、地毯、床巾、沙發裡面都隱藏著很多塵埃,於是研發出一種能殺菌的奈米光觸媒窗簾,在SARS流行期間一枝獨秀,業績蒸蒸日上。

SARS結束半年後,由於政府沒有明確證實奈米光觸媒是否具有副作用,為確保顧客的健康,郭麒麟放棄紅極一時的奈米光觸媒,改採用德國進口的防抗菌原料,為窗簾做「健康洗」。他說,窗簾布放在倉庫一兩年,必然有塵埃附著,洗過才做成窗簾,可以確保一年不沾染塵、黴菌。

健康洗的窗簾,不但通過公信單位的檢測,符合不危害顧客健康的要求,而且避免將來顧客清洗窗簾時產生縮水現象。

「隆美精神就是不斷的進步、再進步,不停頓,不滿足現狀。」郭麒麟結論說。◇

延伸閱讀
淨化選風 熱心社會服務
2012年02月07日 | 12年前
支持大樹計畫 關懷弱勢學童
2012年02月07日 | 12年前
創造新商機 郭麒麟角逐市商會寶座
2012年02月07日 | 12年前
創造新商機 郭麒麟角逐市商會寶座
2012年02月07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