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出現的霧霾 我們為何6年前才知道?

中國常年受霧霾所苦。(Getty Images)
中國常年受霧霾所苦。(Getty Images)

【大紀元訊】
今年最強陰霾持續籠罩大陸多地,5億中國民眾難逃「此劫」。對於眾多中國民眾而言,「霧霾天氣」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那麼「霧霾」到底是如何進入大眾視野的呢?

事實上,早在2004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Terra衛星拍攝的圖像就已顯示,整個華東地區上空籠罩著濃重的陰霾。這一現象令眾多西方國家緊張,因為這讓他們想起了半個世紀以前,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事件以及倫敦的煙霧事件。而在此時,中國人根本沒聽說過「霧霾」這個詞。

2005年,中國國內媒體報導裡開始出現「霧霾」二字,但只是在專家報導中一帶而過,並且與「強對流天氣」、「龍捲風肆虐」放在一起。而根據財新網2015年的一篇報導,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首次回溯中國陰霾的發展情況和演變特徵發現,2005年開始,中國主要的經濟區域陰霾污染出現快速增長。

2006年,NASA拍攝的圖像顯示,華北地區被陰霾遮蓋住了地表,連帶著渤海地區也是完全深陷在其中。而中國國內媒體則把陰霾當作「罕見大霧」報導。

2007年,全世界人民都在討論中國人每天吸毒。而中國不少地區仍把陰霾天氣現象並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也在這一年,百度詞條首次出現了「霧霾」一詞。

2008年,四名美國運動員,戴著口罩到北京參加奧運會,被中國媒體一頓怒罵。人民網發表文章說:這些運動員「腦子進水了,才會做這種不可思議的蠢事。」新華網則說「經過多年治理,北京的空氣質量已經大為改善」,「能見度降低,許多人就認為空氣質量有問題,但我們清楚,那其實不是污染是霧,一種自然現象。」最終,這些美國運動員向北京奧組委遞交了道歉信。

2009年,美國大使館開始通過衡量使館館區內的PM2.5懸浮顆粒監測空氣質量,為美國駐京外交人員提供健康方面的資訊。根據維基解密公佈的外交電報顯示,中國官員針對此事,私下向美國駐華大使館遞交抗議。

2010年,新華網開始提醒公眾霧霾可能造成健康威脅,但措辭謹慎,其實說的是霧的危害。同年2月,NASA拍攝的圖像顯示,此番霧霾影響之大,貫穿了從北京到中國南部地區,而向東延伸到了朝鮮半島。

2011年,潘石屹公佈了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空氣測量數據。該數據與中共當局公佈的數據存在的巨大差異,引起輿論嘩然。中國民眾寧可相信美國大使館,也不相信中共當局,紛紛指責當局信息造假。而這次風波更引發中國外交部的抗議,指責美國公佈中國的空氣數據是「干預中國內政」,淪為國際笑柄。

2012年10月,NASA拍攝的圖像顯示,霧霾已經成為一種慣性,每年按照同樣的路徑出現在中國,從北京南下到黃渤海之間的平原地區,永遠都是霧霾的高發地。也是這一年,pm2.5終於納入了中國的空氣質量指標。

2013年,東北三省在供暖季,出現大規模嚴重的霧霾天,嚴重到進入了百科詞條,pm2.5突破了1,000g/m,封城3天。

2014年,北京市長王安順聲稱,北京會投入7,600億來治理霧霾,還說出了那句流傳至今的「2017年實現不了空氣治理就(提頭來見)」。如今,2017年即將到來,霧霾天氣仍然愈演愈烈。

2015年,原央視主持人柴靜自費百萬元人民幣拍攝《穹頂之下》,揭露中國嚴重的霧霾天氣。該片上線後,短短兩天之內創下2億多次的點擊率。不過,上線不到48小時,該片即遭中共宣傳部門封殺,柴片及相關報導、評論、討論等,立即從網路上淡出、消失或被冷藏。諷刺的是,同年12月,北京第一次發佈了空氣污染紅色預警。

2016年,國際學術期刊《微生物組學》(Microbiome)發表的研究論文證實,北京空氣污染程度已經達到暗藏「超級細菌」。而北京市則在今年5月,明確將霾列為「氣象災害」。

早在1999年,《北京晚報》曾引述時任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表示,針對大氣污染,「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而時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解振華則聲稱:「不能讓污染嚴重的北京跨入21世紀,國務院將專門審議北京市治理大氣污染的目標和對策。」

著名經濟社會學家何清漣評論指出,短短17年間,中共當局對霧霾的態度,從「絕不讓污染的大氣進入新世紀」,再到如今將霧霾定性為「氣象災害」,足以證明中共政治從「口頭責任政治」變成「無責任政治」。

— — 轉自「看中國」端木珊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瑞典研究:北京塵霾藏超級細菌
2016年12月25日 | 7年前
要呼吸!陸網售雲南空氣抗霾
2016年12月23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