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片橫掃金馬走向全球 黨帽子成負擔

今年金馬獎中國電影抱走各大獎項。圖為今年金馬獎雙影后——《七月與安生》的馬思純(左)及周冬雨(右)。(中央社)
今年金馬獎中國電影抱走各大獎項。圖為今年金馬獎雙影后——《七月與安生》的馬思純(左)及周冬雨(右)。(中央社)

文/記者吳旻洲

繼2014年金馬獎大獲全勝後,今年中國影業更上一層樓,不僅囊括22個獎項中的17項,其中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影帝、影后等「四大獎項」,也全都由中國電影抱走桂冠,被外界形容為「橫掃千軍」。不過各界對頒獎結果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金馬獎展現了台灣寬闊的胸懷,也有人認為金馬獎逐漸在向中國靠攏,但不可言諱的是,中國電影產業近年的確相當蓬勃發展。

據中國內部統計,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從2010年的101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65億元),到2013年217億元,再到2015年的440億,成長速度之快令好萊塢也非常重視,不少電影製片公司也都瞄準了中國市場,都想搶攻這塊大餅。

不過中國的電影市場也並非一路綠燈,在擁有充足資金的情況下,近年中國電影生態卻被外界評為「爛片」當道,不僅缺乏創意、編劇品質低下、演員素質差,而且電影缺乏內涵、脫離現實等等,能稱上好的電影僅是鳳毛麟角。

一位廣州的網友表示,「對沒有創新內容的電影出現嚴重審美疲勞。情節嚴重地脫離生活,描寫的都是浮誇的人生和美不勝收的情懷,沒有勵志,沒有內涵……讓人提不起興趣」,一席話點破中國影業的現況。

而中國影業質量之所以低落,不僅是因為快餐文化的衝擊下,導致千篇一律的故事情節令觀眾審美疲勞,更關鍵原因是整個電影產業背後有一雙箝制創意的黑手——「審查制度」。

中國審查制 成影業進步絆腳石

「中國有大量的電影都只是為了賣座、賺錢,並且根據審查的需要而拍片,所以在原始創作上就有了很大的局限」,中國異議人士王中義(本名王睿)表示,過去他在中國除了會看真實描繪中國底層人民生活環境如何艱難、可悲的電影之外,其他電影基本上都不看,「因為太假,嚴重脫離現實。」

王中義說,電影創作是來源於生活,雖然呈現上會有一些誇張,但會在影片中傳達出社會的價值觀。他以早期的美國電影、電視劇為例,幾乎每部都會提到聖經、上帝、信仰、以及邪不勝正,甚至在美國錢幣上都印有「In God We Trust(我們信仰上帝)」,這就美國的價值觀。

「而中共用審查制度控制電影的概念也一樣,它要用那套理論與價值觀潛移默化、教育中國人民,所以被審查出來的電影,也都會有這樣的元素」,王中義以中國一系列的抗戰電視劇為例,講述的內容不僅嚴重偏離事實,還企圖誤導觀眾是共產黨在抗日,且片中國軍若有好人的成分,也一定都是共產黨的間諜、特務,企圖透過電視劇表達「共產黨才是好的。」

「這還是比較明顯的,其他一些生活片就更扯了」,王中義接著說,雖然看起來沒有政治導向,但強調的都是「吃喝玩樂」等物質追求的東西,當前中國娛樂圈也都是灌輸中國人追求物質享受、娛樂等很浮華的價值觀,卻沒有宗教信仰或正確價值的引導。

王中義強調,其實中國審查制度不僅針對電影,包括小說、雜誌、電視、音樂等所有東西都會審查,只要這種審查制度還在,就不可能拍出好東西,雖然偶爾會出現一些好的作品,「但那都是很短暫、很偶然的現象」。

怕踩紅線 電影人心中有小警總

談到當前兩岸交流頻繁,但許多好的創意、作品卻常因為中共的「審批制度」而遭扼殺,本身是樂團主唱的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也感同深受地說,他不反對兩岸民間產業、文化上的交流,但重點是在交流過程中,台灣應該要堅定地分享自己的價值觀,這樣交流才有真正的意義。

「但我們經常自我閹割,自己心中就有個小警總,常常自我限制、自我審查。」林昶佐說,很多在中國發展的藝人都很無奈,因為即便遵守對方的遊戲規則,但規則卻常常朝令夕改,甚至還可以隨便翻盤,因此而損失慘重。

「不是說中國人不聰明、或是沒有好演員、好導演,而是中共的制度扼殺了所有的創作,因為所有的創作首先都要自我審查」,王中義解釋,自我審查往往會比中共的審批還要嚴格,因為藝術工作者投入了那麼多心血、資金,如果最後一步審查不過,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會白費,因此自我審查的力度會更大,才導致中國人做不出好的文藝作品。

不過王中義認為,「中國的審查制度,恰恰也證明中共自己的心虛」,中共近年不斷對外宣稱自己強大,但因為政權來源不合法,「所以特別怕別人說它不合法」,所以要把所有能讓別人聯想到中共政權不合法的因素都屏蔽掉,正好說明了中共自己非常害怕、非常心虛。◇

延伸閱讀
金馬獎第53屆 完整得獎名單看這裡
2016年11月27日 | 7年前
兒子入圍金馬獎 曾志偉喜翻
2016年11月24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