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音樂 修為展現音樂的內在
「妳前幾個小節都想得很好,後來怎麼沒有畫面了呢?」
「老師,這你也知道!我以後不敢拉琴給你聽了!」
這是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所長李俊穎與其學生的一段對話。對李俊穎而言,演奏古典音樂是演奏者對作品的詮釋,帶有演奏者的人生閱歷以及修為,他教導學生時,總是會問:你想要表現什麼?唯有當演奏者清楚自己所想要表達的,老師才能幫他演奏出那樣的意境。
「我覺得音樂就是一個藝術家對藝術上的造詣的轉化,把我們對音樂的想像力透過音符轉化給聽眾,演奏家是作曲家跟聽眾間的橋梁。」李俊穎說。
學音樂的人 要多一點生活
由於個人成長背景迥異於一般音樂班學生,李俊穎表示,他更幸運,有更廣闊的機會體驗不同的生活情境,在各種酸甜苦辣中浸泡,記住那樣的心境,那樣的感受,並將他們內化為演奏的養分,透過藝術的美感展現出來。
他常在課堂上問學生:這首曲子讓你想到什麼?當學生啞然以對時,他只能再進一步的引導,「我覺得這個表現的是『背後有光環的人』;或者,你們看到過武俠小說裡描寫的言行近乎聖人的角色嗎?有的曲子表現的是英雄人格,我們沒有機會當英雄,但是,你看過Braveheart裡,梅爾吉勃遜詮釋的反抗暴政的英雄嗎?」
他說,學音樂的人要「多一點生活」,並非如何去體驗人生,而是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去感受。「你跟朋友聊天時,心情很放鬆、很快樂,音樂需不需要這個?你去吃一頓飯,又貴又難吃,覺得很窩囊,音樂要不要這個?」這些生活的點滴都會與演奏音樂有一些關連,只是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而不是做什麼事都沒有感受。「學音樂的人琴要練,書要看,電影也要看。」
藝術是良善的 重在修為
有了豐富的感受與人生閱歷,加上純熟的技巧,是不是就能展現美好的音樂?或者說成為一個專業的演奏家?李俊穎認為,如果只是要拉得沒有錯誤,透過電腦就可以了,演奏者所展現的美感與修為很重要。
「藝術是良善的,不可能是朝向邪惡性質的,因為是美的,美的就是良善的。修為不只是表現在行為舉止上,是在人的品性修養上。但是,音樂還是要展現不同面相,像是衝動,在音樂上衝動也會有其美感,還是脫離不了美。但你還是要知道衝動是什麼樣子,邪惡是什麼樣子。」
一段表現衝動的音符,演奏家詮釋的也許是岳飛的「怒髮衝冠」,也許是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同為衝動的表現,卻有不同的意境。似無形卻有形的畫面,無形中展現了個人的修為。
或許當出色的演奏者在舞台上拉出最後一個音符,畫面也嘎然而止時,征服評審或聽眾的並非他的技巧,而是那畫面所展現的輝煌,讓評審與聽眾看到他對樂曲的理解。彷彿高深的功夫,比拼的已經不是招數,而是內力,徒具外型卻沒有內在的功夫,永遠無法達到上乘境界。◇
李俊穎簡介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小提琴演奏博士
美國琵琶第音樂院小提琴演奏碩士
現任
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兼任教授
伯牙三重奏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