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奏鳴曲之絕響——訪鋼琴大師羅森鮑姆(3)

貝多芬的畫像。(維基百科)
貝多芬的畫像。(維基百科)

文/蘭青、張小清

記者:您提到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在創作中的掙扎,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人生故事。

羅森鮑姆:最後的三首奏鳴曲(作品第109、110、111號),其作品編號是連續的,可以說是作為三部曲被創作的,也如同三聯畫,那是貝多芬受託創作的作品。在他著手寫這幾首曲子時,他已經寫了29首鋼琴奏鳴曲,這是最後三首——第30、31和32(很年輕時也有幾首,但通常不被歸入這32首之中)。

研究者們看得很清楚,在他寫了29首曲子之後,當他受命寫這三首曲子時,他可能已經在心中決定,這三首奏鳴曲將為他從很早就開始創作的整組奏鳴曲畫下圓滿句號。

所以說這是相當晚的作品,不是在生命的最後,是在1822、1823年間創作的(他1827年過世),之後五、六年裡他還寫過一些弦樂四重奏和重要作品,有一首比較重要的鋼琴作品不是奏鳴曲而是主題變奏曲,叫做《迪亞貝里》主題變奏曲。

所以最後這三首奏鳴曲,他理解將是他的奏鳴曲系列的終篇,故而每一首之中既有自身的內在聯繫,三首之間也彼此關聯,談曲子的關係這有點專,但其中確實有和聲和調性上的關聯。

比如說,這三首奏鳴曲的調子是個三度音——三度音是指中間跨這一個音的音程。比如說,從C到E,「do,re,mi」,這是一個三度,因為中間有個「re」。

這三首奏鳴曲的調子是三度音,分別是E大調、降A大調和C小調——最後一首奏鳴曲有個小調樂章,也有個大調樂章。而三度音也同樣是每首曲子旋律中很重要的部分。

三首作品之間還有一些其他的相似性,但每一首都有非常確切、也迥然不同的特點。

1.    貝多芬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作品109 

(1)第一樂章 

比如說作品109,聽眾聽到第一樂章,會覺得像一首幻想曲,由最初的音符開始,就在變幻波動著。那不是個傳統主題,而是音程起起落落的流動的織體(texture),左手的音符似在呼應著右手,有點像在看萬花筒,瞬息萬變。 

在起始幾秒鐘後,是戲劇性的爆發。速度由快變慢,充溢著強烈的激情。當後面段落以不同音區再現起始素材時,這種處理也再次出現,如同英雄史詩般地達致高潮。 

這些元素似乎有點彼此對立,開頭是疾速迸濺的元素,之後是非常戲劇性、激昂富於旋律的緩慢部分,這在奏鳴曲中並不常見,特別是這樣早、這樣快就出現,輪廓這樣分明。這是第一樂章。 

(2)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狂放激昂、節奏強勁,這是毫無疑問的,非常快,也非常流暢動聽,可說是堅韌有力。中間一段有種安靜的布基(boogie)風格,最後又重歸響亮強勁。 

(3)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是主題變奏曲。變奏在貝多芬的創作生涯中一直居於核心位置。他從非常年輕時起就開始寫主題變奏曲,終其一生寫了很多支是一個主題加變奏的樂曲。他的不少奏鳴曲都是主題加變奏的搭配,作品109就是其中之一,主題加變奏出現在結尾部分的第三樂章。 

你會覺得,主題非常的抒發內心,抒情、溫暖、帶著莊嚴靜謐,但也帶著嚮往,並不總是那麼平靜,有時敞開自己,好似在接近著什麼。這個主題那麼深情,好像包含了一切元素,預告著後面變奏的出現。 

和主題比起來,第一個變奏更像是傾瀉而出的詠嘆調,幾乎是歌劇風格。緊接著的一個變奏則好像將主題撕扯開來——構成主題的音符及轉位和弦被拆散,成為支離的單音,那些元素彷彿飄在空間中,等待著重新組織在一起。 

我不會描述所有的變奏。這之後是個非常快而有生機的變奏,之後是個很柔和的,再之後是一個簡短變奏,有點像賦格曲,意思是說主題(theme)被簡省成一個「賦格主題」(fugue subject):原主題中的一些音符被組合成另一主題,這在賦格曲中叫作「賦格主題」。這個「賦格主題」不斷以不同音調再現,幾乎就像一次行旅,以那樣的旋律延續了一小會兒。 

最後主題又以與開頭稍微不同的版本再現,伴著越來越快的一個重複的樂音,直到這個樂音變成顫音,感覺彷彿天門敞開了,那是如此恢宏壯麗的體驗,你感覺在一個樂章中經歷了全部人生。 

結尾處,幾乎又回到主題的原初樣貌,彷彿走完了一個輪迴,一輪人生:從起始,歷經人生所有的蛻變,再回到源頭。樂曲非常安靜、簡單地結束,動人心弦,彷彿你藉由返回本原而找到了寧靜。非凡的體驗。◇

延伸閱讀
藝采飛揚 逾80件作品展南投之美
2016年11月20日 | 8年前
竹縣工藝之美 展現客家文化精神
2016年10月07日 | 8年前
法國繪畫大師普桑和宗教畫
2016年08月08日 | 8年前
莫札特和歌劇《唐.喬凡尼》
2016年07月23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