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筆記:文學伯樂《天才柏金斯》
珍珠含藏在牡犡內,若無人將外殼撬開,豈知內含奇珍異寶。在上個世紀,如果沒有柏金斯這位美國出版界的傳奇編輯,或許我們就看不到費茲傑羅(Francis S. K. Fitzgerald)的《大亨小傳》、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和沃爾夫(Thomas Wolfe)的《時光與河流》這些曠世巨作了。
在這三位才華出眾的文學巨擘中,柏金斯認為沃爾夫是位不可多得的奇才,而沃爾夫也認為柏金斯是位獨具慧眼的天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傳記電影《天才柏金斯》(Genius)便是述說這兩位天才相知相惜的故事。
在紐約一家出版社擔綱編輯的柏金斯(柯林佛斯 飾)是許多知名作家的幕後推手。1929年的一天早上,他收到一份被許多出版社拒之門外的長篇手稿,拜讀數日後,發現文稿作者沃爾夫(裘德洛 飾)文采斐然,深具文學創作能量,有著與眾不同的潛質,於是決定與他合作,讓他在文壇上發光發熱。
電影帷幕一拉開,導演透過鏡頭語言刻劃兩位男主角的心境:沃爾夫在紐約街頭淋著大雨,仰望著出版社,用渴望的眼神在找尋伯樂;柏金斯在積書滿架的書桌前,不斷用筆修改作品,渴望名山傳世大作再次降臨。
合作必然會帶來愉快,也免不了衝突,這讓故事有了延續。柏金斯寡言、低調、冷靜,沃爾夫則多言、外放、易怒,兩位主角性格迥異。不過渾身是表演細胞的柯林佛斯與裘德洛分別將兩人鮮明反差的角色詮釋到位,一收一放的演技在戲中完美結合,擦撞出不少的戲劇火花。
成名後的鎂光燈雖然將沃爾夫推向高峰,但是他的「大頭症」開始讓他出現瓶頸。「寫了那麼多華麗而絢爛的詞藻,但你還是不懂活著的意義。」相對於大部分作家創作時的筆重千鈞,沃爾夫總是文思泉湧,「不擇地皆可出」,他恃寵而驕;深具文學素養與前瞻視野的柏金斯,希望不僅在創作上能給予指導,也能做他的人生導師。只是事與願違,兩人漸行漸遠。
「我還有許多想法,沒有付諸實現,這感覺就像一扇窗口被打開,你之前的一生在你眼前回放,如果我能安然度過,我希望自己能成為更好的人,更不辜負你的期望。」電影始終如一地讓柏金斯在任何場合都戴著紳士風格的帽子,象徵傳奇編輯的專業與低調。
當他收到沃爾夫寄來的訣別信、字裡行間透露著懺悔時,他首度摘下帽子,他的書櫃裡再也無法添加這位橫空出世的天才的大作,他落下男兒淚,不捨這位文學中的千里馬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