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情勢與國際油價的衝擊


去年歲末,波斯灣就陷入一個緊張的情勢。先是伊朗在荷姆茲海峽進行10天的演習,試射了2枚飛彈,演習指揮官並揚言,若遭挑釁必將以封鎖荷姆茲海峽作為報復。荷姆茲海峽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有1/6的油輪每天從這裡經過。荷姆茲海峽若遭封鎖,國際油價應聲飆漲是完全可以預期。

今年1月1日,伊朗又宣布自製成功核燃料棒。這表示在國際制裁下,伊朗就算無法外購,仍有能力自製成功核燃料棒。無論它能否成功提煉出武器級的濃縮鈾,核能發展又往前邁進一步則是可以肯定的。

核能與核武本就一線之隔,數年來國際社會也一直設法說服或壓迫伊朗,放棄核子計畫,但終未能成功。眼見伊朗對國際安全的潛在威脅不斷升高,美國國會乃要求歐巴馬政府必須加強對它的制裁。去年12月31日,歐巴馬簽署6‚620億美元的國防支出法案,國會就在其中夾帶了一條,要求政府必須對伊朗央行進行制裁。

由於外交是行政部門的權力,歐巴馬仍握有「是否」或「何時」對伊朗央行進行制裁的決定權。但只要付諸執行,對國際情勢一定會造成很大衝擊。對伊朗央行進行制裁,就是禁止美國國內任何機構與伊朗央行往來,國際上與伊朗央行往來的機構,也不能再與美國往來,最後將被迫在2國之間選邊。而伊朗的石油出口,主要透過央行,若大家最後完全不與其來往,伊朗的石油將完全賣不出去。國際社會與伊朗將兩敗俱傷。沙烏地表示果真如此,將設法填補伊朗石油的缺口,但國際油價勢必要震盪一段時間。

另一方面,為維持波斯灣地區的權力平衡,在伊朗不斷發展核武計畫的同時,美國也加強對沙烏地阿拉伯的軍售。去年12月29日,美國售沙國84架F-15戰機,並幫助沙國將現有的戰機升級,總金額達300億美元。伊朗認為此舉係針對它而來,這也是後來伊朗之所以揚言封鎖荷姆茲海峽的原因。

為打破國際封鎖,伊朗想從拉丁美洲突圍。今年1月,伊朗總統內賈德出訪委內瑞拉、厄瓜多、古巴、尼加拉瓜。這些國家與美國早有過結,也比較敢於無視美國的制裁,購買伊朗的石油,以緩和經濟制裁對伊朗的衝擊。拉丁美洲也因而成為一個熱鬧的外交戰場。

其實,伊朗不可能與美國真的衝突,因為國內的經濟情況並不好,3月要舉行國會大選,伊朗也需要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讓大選順利進行,以證明它的政治模式可以為阿拉伯之春的榜樣。美國也由於衝擊過大,不可能貿然就對伊朗央行進行制裁,最終還是會以外交戰作為主要的對抗方式,國際油價也將在外交戰的陰影下起伏不定。──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觀點>節目◇

延伸閱讀
戴高樂號航母戰機 首次出擊伊境IS
2015年02月26日 | 9年前
年後小確幸 桶裝瓦斯降價
2014年12月19日 | 10年前
快去加油! 下週油價恐調漲
2014年04月18日 | 10年前
加油要快 下週油價漲7角
2013年08月30日 | 11年前
委國政權交替 國際觀望油價
2013年03月06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