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罷工成功後...有工會就是好?這家全球第2大航空公司故事更警世

華航空服員24日凌晨0時起發動罷工,從松山機場出發的華航航班取消。(陳柏州/大紀元)
華航空服員24日凌晨0時起發動罷工,從松山機場出發的華航航班取消。(陳柏州/大紀元)

文/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2010年全世界當時第2大的航空公司,達美航空,空服員、地勤及航站人員,分別投票「否決」加入工會。你沒看錯,員工自主投票,不要加入工會。這不是資方操控的選舉,因為空服員聯合會(AFA)向左派歐巴馬控制的全國調解委員會(NMB)申訴資方操控,仍遭駁回,算是非常守法的公平投票。

這不是達美第1次的工會投票失敗。達美只有近1萬2,000人的機師有工會代表,其它空服員、地勤等,已經有5次投票否決加入工會。達美在2010年的投票後,甚至把合併進來,原本有工會的西北航空,也「去工會」成功。

對照華航罷工成功後的左派高潮,達美的故事更警世。

為什麼可以有全國性的大工會幫你和資方談判,爭取權益,達美員工會不要呢?第一個可能性當然是不想交錢。加入工會是要錢的,工會除了要準備基金在罷工時補貼員工外,更要養一批常態工會幹部,而在美國,工會還得給民主黨政客競選經費,選票和鈔票加起來,才能有對勞方有益的法令通過。這筆會費說大不大,但也相當誘人,2015年,全國機工工會(IAM)試圖鼓動達美空服員加入,就是看上達美這超過2萬名的空服員。IAM說:如果時薪20美元,IAM大概抽25美分,我保守估計會費就超過1,000萬美金。

但這相對說來還是小錢。真正影響深遠的是成立工會,對公司未來不一定是好事。在臺灣罷工是新鮮事,新聞媒體還會八卦式的討論罷工「顏值」,但在歐美,罷工是貨真價實常常在發生,時時在影響生活,好壞成敗自然深植人心。想像華航和長榮,假設華航的集體薪資、勞動條件談判變成家常便飯,航班取消變成常態,我實在不知道華航要如何和長榮競爭。
台灣勞工權益需得到確切保障,但是工會短期帶來的好處,長期可能變得朝不保夕。(陳柏州/大紀元)臺灣勞工權益需得到確切保障,但是工會短期帶來的好處,長期可能變得朝不保夕。(陳柏州/大紀元)

這次左派開心到要把刀砍向長榮,說要罷坐不准工會成立的長榮。我是不曉得這些人平常是怎麼做決定,但我買機票,要的是安全、便宜或是舒適,有沒有工會,關我消費者屁事?喜歡購買「對員工待遇很好的公司提供的服務」,我告訴你以前有種東西叫公路局,員工朝九晚五,錢多事少,附贈司機老大、晚娘車掌,你要不要買他們的服務?

工會短期帶來的好處,長期可能變得朝不保夕。許多行業都是競爭激烈,工會談出來的條件、強硬的態度,造成公司缺乏彈性,缺乏競爭力,到頭來,刀子還是砍向員工。達美空服員雖然沒有工會,但員工加薪比同業多,福利比同業好,工時比同業有彈性,還有獲利分享的員工福利,為什麼?就是餅做大,比把一塊小餅多劃一點給自己來得更好。

說實話,只要商品市場、勞動市場保持競爭,有沒有工會,我覺得一點都不重要,青菜豆腐各取所需,沒什麼不好。但現況是這樣,在勞動法規已經非常進步,且政府確實執行勞動監管的情況下,美國民間企業加入工會的人數是越來越少,我認為這是正常且均衡的趨勢。

臺灣現在當然不是美國的這個狀況。我也很希望臺灣勞工權益得到確切保障,但我們很不幸的是全球化來得太快,臺灣都還沒工業化,還沒富有,就得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換句話說,歐美那種富有後的勞動者天堂的情況,不會在臺灣發生。眼下最好的結局,還是得先求經濟發展,富有了,什麼事都好商量,勞工最好的保障就是景氣好到不調薪不行,不善待員工無路可走!餅沒了,怎麼分也沒用。

(本文出自「普通人的自由主義」,大紀元經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高市府表態 挺華航罷工
2016年06月24日 | 8年前
長榮飛布里斯本 10月起每週5班
2016年06月07日 | 8年前
新北與長榮合作 盼韓國客破80萬
2016年05月30日 | 8年前
聶國維辭集團職 轉任長榮航空
2016年02月25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