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投資熱 其實是將資金轉到海外避險去了......
英文大紀元6月26日報導,中國企業去年對外投資總金額為1,231億美元,今年4月中旬已高達1,100億美元,經濟學家何清漣(He Qinglian)表示,中國資本外流背後真正的驅動力,是逃避或減少中國大陸經濟不景氣造成的重大損失,將資金轉移到海外安全的避風港。
外資離開中國大陸
自2009年以來,在中國大陸的外資企業,絕大多數已精簡員工、結束運營和出售資產。外資企業聚集的東莞,2008年至2012年間有72,000家企業結束運營,2014年有4,000多家企業關門,2015年10月2,000多家臺資企業離開東莞,造成500萬員工失業。外資企業撤離的原因只有一個:在中國大陸的運營已無法獲利。日前在中國大陸的美國及歐洲的商會分別發表投資環境報告,不約而同地抱怨中國大陸投資環境的惡化,並提供一長串的佐證數據。
美國商會抱怨中共對外資設立「門檻」,限制美國企業的運營,包括對外資展開一系列的調查,以及出台「國家安全法」限制使用外國技術,嚴重損害外國企業的信心。
在美、歐商會發布報告後,5月底有5家在大陸的知名外資企業宣布出售資產或完全撤資,包括全球最大的手機金屬外殼處理商赤城通信(Chicheng Communication)、倫敦奧運會吉祥物生產商莞鑫達(Dongguan Xinda)、在江蘇鹽城的德國公司黛安芬(Triumph International),以及在深圳的飛利浦照明(Philips lighting)的子公司等。
中企海外投資激增 目的是避險
過去到海外投資的中國企業大多數是國有企業,九成投資是虧損的,這是因為中共的走出去戰略是尋求海外天然資源,以解決中國大陸高度依賴外部資源的問題。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私有資本也一直在尋求其它國家的開發項目和高獲利的投資項目。
2011年,大陸的民營企業佔中國對外投資的比例只有11%,到了2015年,成長到41.2%。根據大陸民營企業的投資項目及國家來看,很明顯地私有企業的海外投資是為了避險。
根據中國海外投資市場報告(China Foreign Investment Market Report),2015年中企在海外投資房地產的金額增長了41.5%,來到213.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其中馬來西亞吸引最多的土地開發投資金額,達25.2億美元,其次是香港、美國、澳大利亞。
今年四月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及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共同發布報告說,截至2015年年底,在美國的中國企業數量超過1,900家,直接僱用約90,000名全職員工,主要投資領域包括房地產、金融、科技、電影、娛樂和能源。
該報告沒有提到EB-5投資移民計劃的投資,根據美國移民局的數據,截至2015年第三季,美國已批准6,498件EB-5申請案,絕大多數是中國投資者。
以上的數據可得出結論,近年來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是為了將資金轉移到海外的安全避風港。另外,中國大陸今年5月自香港進口的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42%,熟悉中國大陸洗錢活動的人都知道,這些大陸與香港的進出口業務是假的,真正的目的是轉移資金到海外。
中共雖不樂見資本外流 卻無計可施
外資的撤離及中企大量投資海外,造成龐大資本轉移到海外,將導致外匯市場的損失,有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衝擊,這突顯了一個問題,中共是否真的鼓勵海外投資。中共絕對不希望見到龐大資本的外流,金融政策決策者了解外匯儲備迅速流失將危及主要市場的穩定性,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信託、私募股權基金等,同時也增加中國大陸金融業的風險。
然而,中共目前無法限制資本的外流,原因有二。首先是北京還在努力吸引外資,如果限制資本外流,將影響外資在大陸的投資意願。其次是那些將巨額資金轉移到海外的人,大多數是共產黨內部人士及他們的親屬。
中共決策者目前只能實施其它方面的限制,例如徵收金融交易稅,以穩定資本市場以及避免金融風險。
因此,中國企業將資金大量轉移到海外,而不是留在國內幫助中國經濟,背後隱藏著中共「走出去戰略」面臨的無奈及無計可施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