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中醫保養之道

文/大紀元醫療記者 周惠如特別報導

西醫所稱的「脾胃」是一個具體的位置,胃指的是消化器官,脾則指內分泌和免疫器官,而中醫講的「脾胃」則是一個系統的概念,脾、胃、大腸、小腸均歸於同一範疇。人體中的氣血、津液輸布,均需通過「脾胃」的吸收,然後輸送於四肢百骸,五臟六腑,所以中醫認為「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

隋朝的《諸病源候論》中闡述:「脾者,臟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俱虛弱,故不能飲食也。」宋末醫學家李東垣在《脾胃論,脾胃盛衰論》中也指出「百病皆因脾胃衰而生也」。一般而言,外感寒邪、過食生冷,或熱邪所侵,恣食厚味、暴飲暴食或誤食不潔之物都會引起脾胃病,進而出現全身各系統的不適,甚至濕疹、過敏等全身問題也與脾胃不和有關。

要保養「脾胃」,關鍵在於保護其功能的正常運轉,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要點:

飲食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少吃零食。

食物的選擇少吃寒涼的食物,除了食物的溫度外,同時應注意食物的屬性,梨、西瓜等水果或冰淇林等甜品盡量少吃,而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乾硬和黏性大的食物,也要儘量避免。有助脾胃的食物包括山藥、大棗、蓮子、香菇、粳米、紅豆及牛肉……等。

保持良好的情緒。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進食時營造輕鬆、愉快的氣氛,有利於消化、吸收,同時要細嚼慢嚥。

適度按摩。

按壓合谷穴(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外緣約一橫指的位置)能健脾胃。此外,若出現胃脹、不消化的症狀時,可在腹部來回上下輕輕按摩或沿著肚臍做順時針和逆時針的繞圈按摩,可減輕不適的症狀。

注意保暖。

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因此應注意保暖,避免受冷,同時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飲用生薑茶。

修心重德。中醫認為脾胃屬土,肝氣過亢可乘襲脾胃。平時應注意性格、情操及道德的修養,做到心胸豁達,待人和善,遇事不要斤斤計較,放淡執著和慾望,守德而不失德,將能使思想和、身體的內在機制和身體的表面狀態都回歸到生命應有的正確狀態。

延伸閱讀
【名醫胡乃文熱線】中氣不足
2015年05月20日 | 9年前
小兒脾胃調理
2015年04月28日 | 9年前
孩子食慾不佳 需調養脾胃
2015年04月14日 | 9年前
觀察鼻色 預知健康
2015年04月14日 | 9年前
胃脹不適 消脹有妙法
2015年03月03日 | 9年前
陸女童異食癖 胃裡塞滿頭髮
2014年01月14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