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身心 66歲登山愛好者分享喜悅

五寮尖是蕭光志最常去爬的山,他喜歡沐浴在大自然的芬多精裡。(蕭光志提供)
五寮尖是蕭光志最常去爬的山,他喜歡沐浴在大自然的芬多精裡。(蕭光志提供)

文/記者蕭軒

今年66歲的退休教授蕭光志,從8年前因為興趣開始爬山,在鄉村度過童年,不會覺得山路難走,被蓊鬱樹木和大自然的蟲鳴鳥叫環繞,他享受沐浴在芬多精裡,以及放鬆與流汗過後的通體舒暢。

體能能否維持 心態是關鍵

爬山也帶來了另外的好處——健康。體能到了一定年紀就會衰退,絕大部分的人視為自然也就不太注重。其實,內心的想法會影響行為,進而影響生理機能,蕭光志說,「如果你認為它(體能)該降那就會降,如果你認為它應該維持,雖然困難,但總是能維持的。」但需要持續夠強度、夠頻繁的運動。

「運動要變成一種習慣,像家裡三餐一樣自然融入生活中,不要當成上館子,久久要慶祝才去一次;爬山雖是好運動,可是一次就花很多時間,那就把它變成例行性的活動,例如每個週末都去爬山,平日再輔以其他運動,像慢跑、游泳等等。」蕭光志把登山從興趣轉變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探險不等於冒險 須萬全準備

當登山愛好者越爬越有心得,往往會想挑戰更高、更難爬的山。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中級山甚至比高山更危險。許多高山因為有名,不少職業或業餘的登山者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分享,也因為大家都爬,路跡明顯;相較之下,一些默默無名的中級山反而像「深山老林」,暗藏更多未知數。

蕭光志強調,結伴同行比較安全,也能互相照應,最好一次4人同行,如果爬山時有人受傷了,一人陪伴傷者,另外兩人可偕伴尋求協助。

此外,爬山忌諱過度旺盛的「冒險」心理。就像2011年完成攀登世界公認喜馬拉雅最險峰——梅魯峰的華裔攀岩家兼攝影師金國威所說的,「攀岩運動員不是『不要命的瘋子』,相反地,探險需要認真研究、精心籌備、對風險嚴格計算和控制。」

爬山所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不勝枚舉,但是一切都是從簡單的開始,例如有步道或階梯的山。當爬山成為一種興趣,便會慢慢累積自己的知識和技巧,和有經驗的人一起爬山也能分享學習。知識和技巧永遠不夠多,想爬山就必須持續的學習,只能用「勤奮」的態度,一步一腳印,不斷練習再練習。

接觸大自然就像閱讀名著

蕭光志分享,每次爬山或運動完雖然很累,可是累完精神反而更好,尤其爬山過程都在接觸大自然,更有一種淨化心靈的感受。他說,「接觸大自然,就像閱讀文學名著一樣,是在無形中陶冶性情,在無形中讓人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前進。」他接著說,而且比起其他運動,爬山不用太多花費,不會造成經濟負擔,大自然是所有人都能欣賞的。

蕭光志很建議都市人都嘗試爬山,雖然爬山一次起碼1個多小時,可是這樣付出的代價,能交換更好的結果。現代人有許多「壞習慣」,「你總不能帶著筆電、平板去爬山吧!」蕭光志說,爬山也不能滑手機,只要一開始進入爬山的階段,自然就停止與電子產品的接觸、減少使用量,自然也就改掉一部分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不那麼沈迷於網路世界。

不要每個週末都去吃美食、看電影,或窩在家裡玩電腦,就花一個白天的時間去山裡走走、呼吸新鮮空氣。「簡單的入門,其實走走象山也不錯,當你習慣或喜歡爬山的感覺之後,慢慢會有自己的領會。」◇

登山、健行走路技巧

運用「身體骨架」而不是「小肌肉」來支撐重量,加上9個小技巧能讓登山者不易疲乏:

1

休息步

踏出每一步之前,確定已經把腳打直,用腳骨支撐身體重量,讓大、小腿肌肉休息。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秒的休息,也能使肌肉長久持續。

2

調整呼吸

建議登山者用「一步呼、一步吸」的節奏,如果覺得有點喘不過氣,可以用「一步一呼吸」甚至「一步兩呼吸」的方式調節,讓呼吸跟上腳步。只要找出自己的節奏,就會越走越順暢、越走越舒服、輕鬆。

3

全腳掌著地

不要只用「腳尖」或「半腳掌」著地,「全腳掌」著地有高穩定性,比較不易疲勞,此外也能減少腳踝所承受的衝擊力。

4

鴨子步

這是為了保護膝蓋的一種走路姿勢,將腳掌微微張開,隨著坡度越陡,張開幅度也慢慢增加。上坡時,鴨子步能縮短腳打直的時間,減輕膝蓋壓力;下坡時,腳骨和腿部肌肉將壓力吸收大半,因此膝蓋受力更能明顯減少。

5

小步走

登山會不會累垮,常是決定生手與老手的區別。小步走可縮短每一步的肌肉運動時間,也是給肌肉更頻繁的休息機會。

6

善用登山杖

登山杖將腳的運動量分攤給手和上半身,減輕下半身肌肉的負擔;下坡時登山杖也有吸收衝擊力的作用,可以保護膝蓋。但有些健行者覺得登山杖不順手,只要經過練習,慢慢就能體會手腳並用帶來的舒適感。

7

背包輕一點

有些登山者認為背包重一點是很英雄的事,其實「Light is right」(輕量化)在歐美已廣為登山者認識,並不是要少帶什麼,而是每一樣裝備都比較輕。節省下來的重量,則會反映在行進時的速度和緊急應變能力上。

8

做暖身操

有人認為登山不用暖身,實際上肌肉從休息中要開始工作,還是需要暖身操喚回肌肉記憶,這樣能做最有效率的使用,走起來不僅比較輕鬆,肌肉也較不易受傷。

9

起步勿太快

登山生手常常是一開始走很快,一小段路之後就會明顯變慢,但是老手卻會一開始慢慢走,逐漸加速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就像車子暖車的道理一樣,之後就維持在舒服的速度走,這樣最省力也最舒適。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記者陳凱特/製表

延伸閱讀
單車健行賞楊梅 千人樂在其中
2015年10月25日 | 9年前
走入山裡的時光 生命視野之洗禮
2015年08月11日 | 9年前
登山狹路相錯 「上山者」優先
2015年07月23日 | 9年前
逆來順受
2015年07月05日 | 9年前
台灣島嶼的愛與夢:阿塱壹古道
2015年07月09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