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狹路相錯 「上山者」優先

(Fotolia)
(Fotolia)

編譯/陳淵燦

愛登山的人,近年來越來越多,而山中的步道,未經規劃投入相當經費與施工,大多是僅供一人通行上下山的人行步道;上下山的人狹路相遇,就發生了誰該讓路給對方先行的問題。

有一次筆者正上山,有某隊伍下山來,依其快速下山的步伐,似乎並未停歇路旁,讓上山的人先行的打算。看來這些人,特別是帶隊的人根本就不懂「上山優先」的登山基本原則。

狹路相逢,為何上山者優先?

像這種狹路相錯,不是上山者,就是下山者該有一方站邊讓路,否則很難相錯而行。上山的人由下往上,必須對抗地心引力,加上揹負背包等負荷重量,這些雙重的勞力損耗,與體力的負擔,乃至快速消耗的程度而言,當比下山者嚴酷得多了。如果停下腳步之後,一會兒要踏出一步,必須消耗更多的能量。比如飛機起飛,它的引擎必須全開,這道理是一樣的。

至於下山者乃順著地心引力下行,只要保持自身一定的平衡,不會像上山者般喘息著一路攀爬上來。因而下山者應讓路在先,使上山者不致於停下腳步,乃是下山人對雙方都有益,而且既無損其體能,更是設身處地體恤對方的做法。這也可以說是登山禮貌之一吧。

至於讓路的一方(下山者),在一邊是山腰,一邊是斷崖(或狹谷)時,應站立在靠山腰一邊,保持自己讓路時的安全,那是理所當然的登山原則,自不待言。

尼泊爾的一頭氂牛。(維基百科)尼泊爾的一頭氂牛。(維基百科)

埃佛勒斯街道 被氂牛馱負行李撞下山崖

那一次是冬季的雪地行,當我們兩隊面對面接近時,他們竟然停靠在狹谷邊的路側,雙腳踏進有沒膝之深的雪谷上方,讓我方通過。這一看便知是不知登山基本原則的門外漢。

據曾經組隊前往尼泊爾健行的朋友談到當地「埃佛勒斯街道」,因通常給頗多健行者通行的步道雖較寬易行,但經常會遇上揹負著既大又笨重的犛牛相錯而過。山谷那邊是斷崖之顛,如果你就閃開在山腰這邊,應無問題;就是因為有人偏偏站在山谷那一邊,被犛牛所揹的大型行李撞進山谷裡。

※  ※  ※

當上山與下山,雙方相錯,下山者退處路傍時,必須注意選擇山腰一邊佇立,這才安全穩當。筆者喜歡登山,如今年紀已大,獨自攀登嘉義地區最大眾化、既安全又捷近、步道變化多端且易行、樹木蓊鬱,風光秀麗的獨立山(說是獨立山,事實上是與獨立山僅一箭之遙的竹崎鄉緞繻村紅南坑,海拔高過獨立山的850M,而約在900M左右的半天岩,俗稱紅南坑廟為目標),那是健行上山的最佳登山步道。

然而幾個月前,就在最熟悉不過的這條登山步道上,與上山隊伍相錯時,自己不小心,竟然閃避在谷底這邊,且一邊記錄行程,一邊等候上山隊伍之通行;登記未完,看看隊伍已都上山,空出步道來;未細加注意,竟然右腳邁出一步,却未踏著步道,而踩了個空,整個人就栽了個跟頭,像一根「杉仔塊」(「塊」字音ㄎㄛˇ台語)只覺天空與好多矮樹在頭頂上翻滾(事實上是自己在翻滾),帽子也掉了,筆者紙筆却還緊握在雙手。

一陣天旋地轉之後,總算停了下來。這一片斜進谷底的陡坡大概有40~50度左右,叢生灌木,滾了幾個滾,被灌木擋住,未再滾下去,否則真不堪設想。此時有兩位上行山友目睹此狀,大聲喊叫:

    「不要動,千萬不要動!」

邊叫邊迅速靠過來。我定睛一看,事實上也不會再滾下去了,只得自己先慢慢爬起來;收好紙筆,一手接過帽子,一手拉著另一山友的手爬上了步道。覺得身體狀況依然不錯,也沒受什麼傷,四肢可動,道了謝後繼續走了下來。

爬山爬了這麼多年,今天竟然栽在其貌不揚的谷地上,不小心摔跟頭,真是慚愧之極!這也應了一句台諺:「草仔枝,跋倒人」(「跋」字台語音ㄅㄨㄚˇ)也應了一句登山警語:「在不能滑倒的地方一滑倒,那可是會要命的」。登山,畢竟不是操場跑道,只要你一動,真得要步步小心哪!

這幾年來登山人既增加不少,跟著山難也時有所聞。事發後始悉乃是不知登山的基本原則者居多。在你要踏進山中之前,希望能多所了解登山的基本原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與傷害,才是安全登山的第一要義。愛山的朋友,您以為然否?

 

延伸閱讀
逆來順受
2015年07月05日 | 9年前
台灣島嶼的愛與夢:阿塱壹古道
2015年07月09日 | 9年前
假日輕旅 台中大坑登山小健走
2015年05月09日 | 9年前
萬人登馬那邦山 領證書採桃李
2015年05月14日 | 9年前
登台灣百岳 李漢明話說百岳
2014年10月06日 | 10年前
想出外踏青?體驗台灣景點熱搜
2014年01月23日 | 11年前
起早登山
2013年08月07日 | 11年前
登山 
2013年05月29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