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外工作 美國10搶1難度最高
許多人夢想到國外工作,以美國、日本、新加坡為前3名。根據104統計,想到歐、美、非等海外工作的職人超過1萬人次,但同區工作數卻僅約600個,依競爭激烈程度評比夢幻國家,難度最高的是美國,平均10搶1(1,324人想在美國工作,同期僅131個工作);其次是日本,平均8搶1(2,468人想在日本工作,同期僅325個工作);新加坡排第三,平均3搶1(2,361人想在新加坡工作,同期僅750個工作)。
104資訊科技副總經理陳力孑說,各國工作有不同的國情,嚮往海外工作的人會因為文化差異而受影響,如美國不重人情、以績效論去留,日本則非常重視職場尊卑。透過在社群上個人找工作的經驗分享,有助於經驗傳授,更可以連結新人脈,幫助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
在104職涯社群中的「海外工作生活交流團」,可以看到美國企業文化較自由彈性、以績效論去留;日本企業文化非常注重上下關係、菜鳥事事都要搶著做,外國人從事專業職時,英文比日文重要;同為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人平靜、菲律賓人樂天,新加坡人卻顯得緊張。
傻傻找工作?人脈引薦成助力
「人脈」是找工作的最大一個關鍵,在美國工作的林沂錡說,自行找工作最大關鍵是公司不願意發工作簽證,後來透過指導教授的介紹,公司雖沒職缺,但卻為他量身開創一個職位。雖然獲得理想的工作,但美式文化以績效為考量、就事論事,較沒有人情上的壓力,在彈性的工時下要為自己的工作負責,如果績效不佳沒有持續改善,將會面臨直接開除。
林沂錡說,在研究所即將畢業時就開始狂投了300封以上的履歷,這當中得到了5個面試機會,最後都因為沒有綠卡或公民資格,公司不幫忙申請工作簽證等理由而拒絕了求職申請。這整個過程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但卻一無所獲。當初的他萬萬沒想到找個工作是如此的艱難,但這也是當時他知道的唯一方式。
在萬念俱灰準備開始賣家具打包回台灣時,「某天在校園裡偶然遇到對我疼愛有加的Kerry教授。我向他敘述了最近找工作的近況與挫折,老K一聽便向我要了履歷並問我是否對於在Crocs工作有興趣,他願意幫我推薦進去。」
在一週內拿到了面試的機會,過程中與兩位大老闆相談甚歡,最後Crocs創了一個新的職缺(在人力銀行上找不到的),林沂錡說:「在一個多月後開始了我的美國就業之路。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想到透過好關係原來可以如此順利的找到工作,我確實小看了Job Farming(養工作)的威力。」
林沂錡分享,多認識新朋友也是一種Job Farming。「我的前同事李小姐因為公司整編而被資遣,某天邀請她來參加我的house warming party,談話中提到她想去Davita公司上班但不得其門而入,與會中我的另一位朋友楊小姐說她認識該公司的人事,就這樣幫她牽了線。」李小姐馬上得到面試機會,現在在該公司工作了。藉由Job Farming的方式不僅可以減少等待機會的時間,更可避免與上百人廝殺只為了搶一職缺,進而提升自己錄取的機會。
陳力孑提及,人脈的養成需要在大學就開始建立,平常在學校與指導教授的互動、與畢業學長姐的聯繫,都可以幫助自己在未來職場找工作獲得一個較好的機會,因為許多企業職缺是不會以公開徵才的方式進行,反而會透過熟識的人脈來尋找,因此在職場中建立好人脈也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隱性職缺在全世界的每個企業中都存在,在建立關係的同時,也應該多充實自身的實力,準備好自己,引薦的機會自然而然就會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