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經濟不景氣中國為何不減稅?

中國經濟形勢嚴峻。(網路圖片)
中國經濟形勢嚴峻。(網路圖片)

【大紀元訊】
海關總署官微發佈題為「進口汽車那麼貴,是因為「關稅」嗎?」的微博,微博稱,其實進口汽車那麼貴,還真不完全因為關稅高。一輛進口車要繳三個稅種:關稅、增值稅、消費稅,且不同排量稅率不同。

海關總署發佈的資料圖更顯示,一輛進口車過關要繳納3個稅種,包括25%的關稅,17%的增值稅以及區間在1%-40%之間的消費稅。具體的稅費是:(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的總和。以一輛從德國進口的4.4排量的寶馬X6為例,假設這款車的完稅價格是50萬元人民幣,那麼經過計算,需要交納12.5萬的關稅,41.6萬的消費稅以及17.7萬的增值稅,最終這輛車的進口成本是121.8萬元。

中國的稅收高不高?一台進口車的稅收就讓我們長了見識。近日,連「中國石油」這樣的壟斷企業也坦承在中國一箱油實際上有半箱稅!「中國石油」透露國內油價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稅收高,國內油價中包含了48%的稅費。以5.67元/升的92號汽油為例,如果刨去稅款,每升價格應為2.95元,與美國多數加油站價格持平。

中國涉及房地產的的稅費更多達180多種,房地產大佬任志強曾透露:房價裡70%是稅費,堪稱世界之最!中國的房價只漲不跌而且越漲越高,就在於房地產己經成為政府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也是政府各種苛捐雜稅的主要來源,因而中國的房地產價格短短二十年就躍居世界前列。

目前中國大陸共有19項稅種,除個人所得稅、消費稅、增值稅、營業稅、印花稅、契稅、煙草稅、關稅、車船稅等等,貫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流轉稅的比重占稅收收入的七成以上。這意味著,納稅人需要繳納的很多稅,是看不到的流轉稅,並沒有反映在個人收入的稅單上。

中國稅制與國外稅制還有一個重要區別,就是政府的財政收入除稅收之外,還有一個幾乎可以與之並駕齊驅的收入主體:包括預算內收費、預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等等。只有把這些統統加起來與GDP相比較,才是真正的「宏觀稅負」。如果再把制度「之外」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還有形形色色的腐敗賄賂支出以及因通貨膨脹而提高的實際稅率算起來,那就更說不清楚到底是多少了。

中國歷史上也常有正式稅率不高而百姓卻為稅負所累的現象,究其原因,在於有不少「法外之稅」,或稱「暗稅」。暗稅是官吏在徵稅時自行加徵的稅收。中國當下的稅負痛苦指數來自於稅收支出不明以及稅收之外各種名目的收費或罰款,成了老百姓深惡痛絕的隱性稅負。

2015年中國財政收入15萬億!這意味著中國人均稅負垮過萬元,而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如果城鄉人均收入相加,年僅僅只有1萬多元。這就是說,中國人均收入和人均稅負不相上下,這樣的稅負到底高不高?如此高的稅收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為何不減稅?

官方一直認為中國稅收並不高。據《第一財經日報》從權威管道獲悉,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口徑,2015年和2014年中國宏觀稅負均為29.1%。這是自2012年之後連續第四年維持在29%左右的水準。IMF資料顯示,世界平均宏觀稅負值為38.8%,發達國家宏觀稅負平均值為42.8%,發展中國家平均值34.4%,中國宏觀賦稅均低於這三個值。

但事實上,中國宏觀稅負遠遠超過很多發達國家,稅負過高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很多稅收很不規範,也沒有全面統計,實際稅負與名義稅負嚴重背離,政府預算外收入膨脹,土地收入更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各級政府非稅收入所占比例至少都在10%以上,有些地方非稅收入更是高達50%以上,從而掩蓋了宏觀稅負高的事實。IMF資料剔除了土地收入以及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後,得出的宏觀稅負並不科學。

世界銀行對不同國家收入水準的類型提出過一個劃分標準:人均GDP低於785美元的國家為低收入國家,宏觀稅負的平均值一般為13.07%;人均GDP786—3125美元的國家為中下等收入國家,宏觀稅負平均值一般為18.59%;人均GDP3126—9655美元的國家為中上等收入國家,宏觀稅負平均值一般為21.59%;人均GDP大於9656美元的國家為高收入國家,宏觀稅負平均值一般為28.90%。

按照這個標準衡量,中國目前應屬於中低收入國家,而宏觀稅負卻已經遠遠超過高收入國家。換一種說法,稅負高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社會福利保障是否相匹配,更重要的是政府如何使用稅收。如果全民高稅負帶來了全民高福利,或者低福利導致的低稅負,都是可以接受的。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全民「高稅負」換來的只是絕大多數人的「低福利」甚至是「無福利」,取之於民的稅收只是用於少數人揮霍乃至被各種豆腐渣工程所吞噬,那才是全民的悲哀!

也就是說,稅負高低與稅負輕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民眾是否從政府稅收中普遍受益。老百姓一般是從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政府民生支出中直接感受自己是否受益,而那些龐大的軍費公共安全經費以及政績工程行政開支三公經費並不會惠及民眾。

無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資料還是財政部的官方資料,近年來,我國財政支出中僅有28%左右用於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就業服務等民生領域,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例如,挪威為70.6%,瑞典為68.6%,丹麥為71.6%,芬蘭為68.3%,法國為71%,義大利為61.9%,荷蘭為61.7%。

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最大的亮點。目前經濟不景氣企業很困難民眾收入增長緩慢,政府當務之急是減稅,減稅不僅對企業要減稅,對個人更要減稅,個稅起徵點至少提高到月收入1000美元以上(即6500元人民幣以上),而不是現在的3500元。

政府必須設置宏觀稅負上限,即財政稅收的增長不能高於國民收入增長。從2002年到2012年中國財政收入年增長20%以上,而國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不到10%。同一時期,美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86%,美國國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3.95%;韓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6.6%,國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4%。

中國人期待已久的國富顯然己經成為現實,中國入世僅僅十多年時間,就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也是財政最雄厚的國家,特別是極少數人一夜暴富讓老牌資本家們都黯然失色,但對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民富仍然還是一個遙遠的中國夢。

--轉自作者博客
延伸閱讀
舊車換新抵5萬 明年1/8上路
2015年12月30日 | 9年前
供過於求 我鋼鐵產值年減近一成
2015年08月05日 | 9年前
陸廉價泡菜 大舉攻陷韓國
2015年05月17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