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人物躍然紙上 談觀賞神韻

文/實修

文章是大千世界的文字投影,是人探索生命的眼睛,乘著閱讀翱翔就能優遊廣闊的天空。

文章記載著歷史上的風雲人物,戲劇則讓他們走上舞台。觀賞過「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後,我看到在文章中的風雲人物,走出白紙黑字躍然紙上,栩栩如生的走上舞台,讓他們的事蹟更加滋養我的生命。

孔明的「草船借箭」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故事,我國小時的國語課本就有這篇文章,等到我就讀師範學院時還進行過文章分析,在我從事教職後也常接觸這篇文章。當時,我僅認為「草船借箭」是孔明利用巧技與陰陽之術解決周瑜難題的故事罷了。

可是去年我觀賞神韻「草船借箭」舞劇時,卻體悟到更深的內涵。看著動態背景天幕中在濃霧中,一枝枝的箭,「咚、咚、咚」落在船上時。突然我領悟到,故事中有兩種箭:第一種是周瑜射向孔明的忌妒之箭:第二種則是曹操送給孔明的十萬枝箭。因為孔明對周瑜的妒忌能從容以對,才能胸有成竹的處理事情,最後才可以得到曹操的箭。如果孔明面對周瑜的難題時當場動怒,故事自然無法有圓滿的結局。因此,高尚的修養與處變不驚的態度,才是他解決難題的致勝關鍵。試想,有幾個人能像孔明一樣面對刁難卻面不改色?一般人在面對蓄意的不公,有意的陷害時,首先是生氣,接著就是爭論,最後以衝突破裂收場。似乎忘了要處理好「事情」必須先調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處理好事情。

這個觀賞經驗引起了我對文字閱讀侷限性的深思。在我的文字閱讀經驗中「草船借箭」的孔明,似乎和《出師表》中的孔明無法完全連結。《出師表》中的孔明「不求聞達於諸侯」、「夙夜憂勤」、「臨表涕泣,不知所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人品淡泊而高潔。我似乎無法單從文字閱讀中完整的認識諸葛亮。然而,神韻藝術團的藝術家卻成功的詮釋了形象與修養。

神韻藝術團以中國古典舞表演舞劇,而中國古典舞很著重於內在精神的表現。中國古典舞強調「以神領形,以形傳神」,藝術家的精神引領著身體的動作,而身體的演出又能表現出角色的神態。所以,藝術家自身的人品修養就決定著演出的效果而神韻的藝術家們平時就很重自身的修煉,不斷的提高心性,不斷的純淨自己。他們自然可以成功的詮釋諸葛孔明的人品,讓他躍然舞台。

文字有其局限性,然而神韻舞劇卻可以彌補其不足。引領孩子觀賞過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可以看到歷史上的風雲人物躍然舞台,更鮮活的閱讀歷史,更深刻的學習。◇

延伸閱讀
取消